Select Page

「社會企業」一詞在港出現差不多12年,2008年政府《施政報告》首次提到,社企數目不足300間。經過十多年社會各界共同耕耘,按2020年《社企指南》最新統計,現時社企項目總數多達654所,刷新香港紀錄。我們樂見愈來愈多有心人立志創辦社會企業,非牟利機構和民間團體也積極自我探索及發掘內部的創新價值,去解決燙手山芋的社會問題。然而,疫情和經濟下行,令社企營運更具挑戰。

目前香港有超過一半社企屬私人出資創辦,每所背後都承載着一段段有血有淚的故事,它們希望奉獻綿力進行一場實驗回應,但往往資源只側重於解決問題,卻忽略了商業營運,導致在開業兩三年後,就要思考前途問題。

創效投資 量化社會效益

要籌辦一所成功的社企,無疑須準確拿捏社會需求與保持盈利間的平衡,但要說服公眾,就得證明社企能產出直接和間接效益。例如,近年在社企界較耳熟能詳的「創效投資」(Impact Investment),就是幫助愈來愈多的機構投資者和家族基金,以量化方式呈現社會效益,讓投資者一邊做公益,一邊看到立體的社會回報。創效投資是指:能為社會和環境產生正面影響,同時帶來回報的一種投資。眼下有不少基金公司都把「環境、社會及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簡稱ESG)因素納入投資流程,締造可持續的長期回報。疫情過後,相信有更多投資者會關注生態、環境等議題,進一步投資於具永續實踐能力,並希望產生自營的經濟能力。Green Monday正好是社企中的表表者,所投資的植物肉(OmniPork)極具前瞻性,讓企業在新趨勢中受惠,成功尋找到可持續的營運模式。

今天的社會創新,需要更精準的量度社會效益,一來有效評估營運模式的可行性,二來社會效益愈大、延展性愈高,也就愈容易獲得資源。例如,創效投資方或國際認可,便是當今世界兩大最具代表性的社會創新獎項,由Skoll Award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和施瓦布社會企業家基金會(Schwab Foundation)頒發,也是應用社會效益去評選每年具代表性的得獎人士。

Skoll Award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社會創新界別中類似諾貝爾獎的榮譽,得獎機構會獲發獎金協助發展,基金會重點針對一些已經取得充分印證能解決迫切社會問題的創新企業,提供資金幫助具前瞻性的社會企業充分釋放其潛力和全球影響力。

每位得獎者將在3年內獲得基金會提供150萬美元作為支持資金,持續投放,擴大影響力和規模。近年,亞洲區內出現的「共益企業」(B Corp)運動,吸引很多願意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和抱有願景的企業領袖加入,期望帶動一股「以商為善」的新力量,也獲得Skoll Award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所頒發的殊榮。

共益企業 推動以商為善

共益企業,蔚然成風。推動共益企業的非牟利機構「共益實驗室」,實在功不可沒,其3位創辦人於2014年獲獎,實至名歸。回想共益實驗室在美國成立之初,正因為發明了一套客觀的評審準則,去評估企業在「管治作風」、「環境」、「員工」、「社區」和「客戶」五大方面的表現,加上評審系統容易使用,適合每個國家按國情或本地狀況套用,增加系統的流通性,吸引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行業紛紛主動申請。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500間共益企業,遍布70多個國家,揭起「以商為善」的新浪潮。

社企界另一國際性獎項便是由施瓦布社會企業家基金會頒發的社會創業者獎項,該基金會是世界經濟論壇的姊妹組織,成立於1998年。其宗旨是「促進社會企業家精神,培養社會企業家,使其成為社會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催化劑」。基金會每年頒發獎項予全球20至25名促進社會創業的社會創新者。這是對社會創新者的全球認可。

香港已先後誕生兩位出色的社會創業家,平安鐘創辦人馬錦華和Green Monday創辦人楊大偉,分別於2009年及2018年獲取殊榮。由2018年起,基金會為了看到社會企業家在不同領域的貢獻,新增「公共領域社會企業家」、「企業領域社會企業家」、「社會創新前瞻思想家」三類獎項。世界經濟論壇亦對得獎人隆重其事,願意為得獎者提供資源,聯繫世界各地的領袖和業界權威,把社創精神弘揚開去。

社會創新只要能把握好核心業務,掌握有效營運模式,定能成為一門成功的事業,持續創造社會效益,以解決社會面對的問題。期待本地的社會企業能百花齊放,激發創新思維,凝聚更多身體力行的同行者,領軍創造更多社會效益。

作者為仁人行動Impact Partners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