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眼睛蓋着白紗布的兒童,他們看到的世界跟我們有沒有分別?他們患上了懶眼癥的弱視疾病。這種疾病常見於嬰兒時期至8歲之間,全球約有1.35億人患有懶眼癥。因為兒童的視覺未有正常發展,雙眼視力出現差距時,大腦會自動調節,依賴視力正常的眼看東西,而視力較差的那隻眼睛在長期失去刺激的情況下,最終令視力退化。但隨着科技進步,Vivid Vision 已用虛擬實境技術 (VR) 來治療眼睛,幫助兒童解下白紗布,創造愉快的氣氛,進行互動和有趣的視力練習和評估。

用VR 帶領弱視兒童走向光明

詹姆斯·布拉哈 (James Blaha) 是Vivid Vision的創辦人,致力幫助患有弱視的小童改善視力。Vivid Vision的技術已於四大洲共280家視覺診所應用,James 發現利用VR 治療弱視、斜視及散光症,比一般治療方法更為有效。

治療過程中,患者的雙眼分別會觀察到不同的影像,較弱的那隻眼睛看到的圖片,相應有較強的光度訊號。惟視力較好的那隻眼睛,圖片相對較暗。虛擬實境技術就可因應患者的康復進度,紀錄眼晴接受光度的差異,慢慢調較至相若的水平,令視力最終回復正常。

很多人覺得科學不能致富,投入的時間和科研成本高昂,而且回本期長。很多創新科技公司在創業的過程中往往夭折率高,加上技術太專業,不是平民消費得起的產品,更易令業務壽終正寢。

James 反懂得利用現有 VR 相對成熟的硬件技術,不需投入大量的起動資金。他又勤於研習,終發現VR 也可以應用於醫療層面。他嘗試為產品加入立體的市場營銷形象,在平台上集資,推出第一代產品,成功吸引第一批客人,用最簡可行產品(MVP)測試,判斷市場的反應,大大减低了創業失敗的風險。

屢試尋找用戶痛點

Vivid Vision 起初推出試驗版,分為「家用裝」和「診所裝」,在試驗階段 Vivid Vision集中銷售「家用裝」,但在過程中團隊發現商業模式出錯了。即使用家是病人,但他們對自己病因的理解薄弱,不會因為技術的好處而購買。相反,把客戶對象放在醫生上,他們更容易明白技術為病人帶來的效能,購買意欲更高。

要幫助各區視力欠佳的小童,首先要得到視光師的支持,讓技術得以在各小區的診所廣泛應用問題在於大部分視光診所屬於小本經營,欠缺資金投資新器材。再者視光師自身亦有隱憂,既害怕機器化取代自身專業,又害怕顧客嫌棄診所內的機器太落後。James 驚覺推銷產品時不是集中產品的功能,還要兼顧用家心理。即使再好的產品,若不能用人性化的角度理解,購買動力大減。

他發現醫生不太吝嗇於投資成本,也想要高性能的產品,於是轉策(Pivot)。James決定向每家診所提供兩部器材,希望透過病人的正面評價,增加醫生的購買意欲,並收集用家意見改善產品。

James 將產品包裝成套裝,包括一部電腦、 VR頭套及相關配件、支援小組(兩名全職驗光師和兩名視力治療師),以訓練診所醫生如何利用技術治療疾病,提供周全支援。 Vivid Vision 取得初步成功,再為病人和附近的診所進行配對,讓不同地區的患者有適當的治療。

雖然轉策成功,但跟技術普及仍有一段距離,因為每個國家在技術認證和服務的品質上,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擴展至一個新國家,需花費很多時間準備文件,並要取得當國的認證。

兒童愉快的童年

創新不一定是發明一種全新的產品或服務,若產品或服務能堵塞缺口,也是一種創新。長期帶著白紗布的小孩,他們的成長充斥自卑感,亦經常飽受同輩的歧視目光,身邊的朋友寥寥可數。James 注意到VR技術不止為他們帶來正常的視力,更要照顧他們的情感需要。

看醫生不一定愁眉苦臉,若科技可以加強兒童接受治療的體驗,這種改革是有需要的。加上James 透過立體景象和遊戲形式治療,用科技促進人際關係的接納,幫助小孩建立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病患,修補他們的心靈。對小孩來說,無疑是一項貼心的發明,讓他們由靈魂之窗到心靈世界都填滿色彩。

作者為仁人學社特約專欄作家 李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