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氣候變化危機陸續浮現,但甚少人討論海洋生態枯萎對人類生命和整個大自然的影響。

2019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了最新報告《海洋脫氧︰每個人的問題》(Ocean Deoxygenation: Everyone’s Problem),指經地表流入的生活廢水、富營養化、燃燒化石燃燒釋放的氮沉積,導致海洋缺氧,低氧區(low oxygen zone)和死區(dead zone)面積擴張,正威脅多個魚類品種及干預生態環境。在1960至2010年短短50年間,全球海洋氧氣儲量已經減少了百分之二。

北歐美日沿岸低氧重災

北歐、日本、美國、拉丁美洲等沿海地區也是低氧區的重災區,每1公升的海水溶解氧濃度低於2毫克。現在連經常被人類食用的吞拿魚、《老人與海》裏提到的馬林魚和令人恐懼的鯊魚,數目也漸漸下降。當海裏沒有魚,人類的性命安危能維持多久?

美國長島灣上有一群養殖者,正進行一場很不簡單的海洋保育運動,為了守護40英畝的海洋農場,成立Thimble Island Oyster Co.公司,推廣「3D海洋園藝」。

創辦人Bren Smith自幼在漁村長大,但14歲那年毅然輟學,跟隨大人隨波逐浪,常常在北美著名的捕魚區——白令海(Bering Sea)駕駛拖網漁船捕魚。捕捉龍蝦和蟹對他來說更是拿手本領。但長大後,他漸漸發覺︰「乍看之下,我們生活在海洋工業化最高峰的時代,但正使用具破壞性的拖網方式捕撈,傷害着整個海洋生態。人類自以為聰明本事,使用看似高效的技術,但捉回來的漁獲愈來愈少,甚至要走到更深的海域才勉強找到足夠的漁獲。」

「我又親手把成千上萬死亡的雜魚扔回大海,感覺自己也共同掠奪海洋資源。我把漁獲送到快餐店做速食漢堡包,但快餐店是一處供應劣質、不健康的食物,我是否也助紂為虐,共建一條不可持續的糧食生產鏈?」他說。問到他會否金盆洗手,不再做漁民,他說︰「我很難割捨,因為太熱愛海洋。」

漁民的工作雖然辛苦,但始終難忘在風高浪急下,連續工作二、三十小時,不眠不休就是為了捉到足夠的漁獲到市場,希望為國家人民提供新鮮食物,他說:「我覺得漁民是一份很有尊嚴的工作。」「我不想自己到了50歲時,後悔海裏無魚。」他選擇用「生態救贖」的方式來拯救海洋。

他在美國長島灣開始了水產農場,用了六種不同的貝類和海藻,在海底世界裏築起食用地境。他們用非常簡單的方法,利用齒輪把吊繩沿浮海中,在繩上掛上海藻、扇貝,再把載有牡蠣、花蛤、生蠔的籠子放到海床,幫助幼魚和螃蟹締造棲息地。

冀樹立可持續漁業榜樣

他希望打造生態友善的水產農場取代捕撈,既為年輕一代樹立可持續漁業的榜樣,又能真正修復海洋生態。結果證明,他原本以為要100英畝海面才能開始實驗,但最後只需20英畝,漁民便可以一次過養殖四款貝類和兩款海藻,及在百慕達產出海鹽。他粗略估計,經修復的海床吸引了150多種生物回歸。

貝類本身是海洋中天然的濾器,具有濾除污染物、淨化海水、增加海水含氧量的作用。每日可處理30至50加侖的海水,降低海洋中的氮含量水平。這項生態服務也發揮了很強的「碳滙」(carbon sequestration)作用。

科學家發現,海洋也會呼吸。尤其海底環境愈健康,海洋就像陸地上的森林,可把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吸收,緩和氣候變化。海洋碳吸收的能力是陸地植物的五倍之上。加上,海藻是全球第二生長速度快的海洋植物,只需短短3個月的時間便可收成,碳滙的生態服務表現也很理想。

Smith指這種模式可同時回應海洋過度捕撈問題,並重新塑造漁民不一定是環保團體的敵人,可以是海洋修復者。而美國海域一直缺乏海藻,他就在300乘300呎的海面裏,養殖近24公噸的海藻。他相信只需一個面積如同華盛頓州般大的地方,終有一日可為更多人提供穩定、品質高、短食物里程的糧食。

提供貝類和海藻食物

他希望「把一片貧瘠海洋變成了生機處處的生態系統。」增強海洋的抗禦力,長遠營造一個更龐大的可持續漁業社區。項目也得到康涅狄格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可持續食品項目的支持,設置了「浮動教室」,結合生態、糧食安全和經濟學。Smith認為3D海洋養殖可揭開新一頁的海洋經濟學。

若3D海殖養殖得到大力推廣,本身就是一門真正的「藍海」戰略。他們嘗試釀製不傷肝的海藻酒、昆布雪糕和昆布奶油,變成無麩質食物,刺激美國廚師對食材的想像,及開拓海洋素食主義。

不過,這不代表這套模式無懈可擊,他的海洋農場先後遭受兩次颶風破壞。加上,海洋酸化愈來愈嚴重,水溫上升,不單帶來珊瑚白化。頂尖科學期刊《細胞》(Cell)在2019年發表文章指出,海洋病毒飆升19萬種,是2016年同類研究結果的12倍。

Smith覺得氣候變化比大家預期的,提早了一百年,迫使他按不住耐性要馬上尋找各種方法來增強海洋的韌性。意想不到的是,他得到大學教授的幫忙,改良他的養殖系統。經過十年的嘗試和失敗,整個團隊終於成為首批3D海洋農夫,既提供貝類和海藻食物,更把兩者結合為有機肥料,支援陸上的有機蔬菜革命。而生蠔和貝類養殖,也可減輕風暴潮對近岸的破壞。

現在計劃已有25至50所「海洋農場」參與,並與科學家、環保團體合作,發起Blue Carbon的項目,建立全球首個獲得國際碳信用機構認證的「海洋碳信用協議」,在陸上設置了孵化場及加工中心。

Smith的構思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17年最佳發明,並獲得CNN、《紐約客》、《華爾街日報》、《國家地理雜誌》介紹。他於2019年出版了《像魚一樣吃:我的漁夫修復歷險記》(Eat Like a Fish: My Adventures as a Fisherman Turned Restorative Ocean Farmer),重新令公眾想像漁民也可以用生態友善的方式,維護海洋資源,停止海洋的枯萎。

他分享,「我不是想成為海洋英雄,只是希望海藻能解決糧食危機,拯救我們。」

作者為仁人學社創新顧問蘇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