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本港參考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而推出的鹽田梓藝術祭將由今天起至12月29日展開。香港從一個小漁港開始,在漫長發展中創造了開放、包容、多元和與國際接軌的文化。然而,過去數十年,我們側重地產及金融等發展,其他領域卻滯後不前。須知道二十一世紀的價值觀已不再是錦衣玉食、位高權重,而是尊重生命、歷史和大自然,令各階層和諧共存。就讓我們借鑑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成功經驗,深入看看藝術創新如何可以翻轉未來,創造新價值。

從夢想到協同創效

瀨戶內海有三千多個小島。約二千年前,這些島嶼便聚居了不同人種,深受各種文化的影響,例如廣東人把開採石洞的方法、中國沿海各地的商旅把飲食文化帶到該些島嶼;當地的古代墓園還保留了1500年前朝鮮半島的工藝文物。二十世紀初,這些小島因為重工業而興起,但隨着傳統產業衰落,現在只留下污染與垃圾,就業機會驟減,年輕人紛紛出外謀生,村落也逐漸荒廢,僅剩下老年人留守故里。

一個創新項目或有社會意義的運動,必須靠具遠見的領袖和目標一致的團隊。出生於岡山縣的上市企業倍樂生集團總裁福武總一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立志把委靡不振的家鄉重新建設。許多企業家把創造財富視為最重要的目的,但總一郎認為,企業必須從促進文化與社區發展的角度思考,以實現「公益資本主義」的理想。這位有夢想的企業家,投入巨資和心血,花了30年經營直島藝術基地,禮聘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建立「倍樂生藝術酒店」(1992年啟用)和「地中美術館」(2004年成立)。由2006年起,他與策展師北川富朗合作發展藝術祭,逐步實踐以藝術重建社區的堅實理念。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從2010年開始舉行,每3年一次。第一屆便吸引了94萬人,遠遠超過原來估計的3倍。除了發源地直島外,現在參與的島嶼包括小豆島、直島、豐島、犬島、男木島、女木島等12個島。藝術祭以大地為場館,把美學融入天然的環境當中。遊人坐船由一個島跳上另一個島,可以一邊找路,一邊欣賞設在路旁、山丘、海濱及民居內的藝術作品,創意靈感俯拾皆是,令人擊節讚嘆。

這個本土的藝術祭已發展成連繫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文化人和義工的盛會。2019年共有225組參與者來自32個國家及地區。許多戶外雕塑、美術館、建築場所等,在藝術祭完結後依然繼續開放,成為恒常展品。地中美術館、豊島美術館、草間彌生的南瓜已成為藝術愛好者必到之處。就是沒有藝術祭的年份,每年仍吸引40多萬遊客。

藝術賦權 重建社區

藝術祭以社區藝術為定位,重點透過藝術手法呈現當地人的生活和歷史、地區資源、振興當地面貌。丟空的倉庫、荒廢的農田、已停用的校舍,以及天然的山洞,都可成為展覽會場。這些藝術作品不只限於欣賞價值,更是一種賦權方法,讓居民參與其中,並獲得與外界溝通的機會。

男木島旅遊中心稱為「男木島之魂」。在2010年由西班牙建築師設計,運用白色通頂的貝殼狀鋼鐵鑄成不同語文的歡迎字,表達世界的多樣性。在「舊村探索」的路上有一間原是九十年前的和菓子店,打仗時徵用作發放糧票之用,此後45年一直荒廢,直到數年前策展人將之重修,藝術家在室內畫上植物、貝殼等壁畫,生氣盎然。

島上民房依山而建,蜿蜒曲折的路上有一所毫不起眼的舊房子,內裏是令人讚嘆的「宇宙華.舞.環」藝術裝置。纖幼多彩的圓形跳躍圖案滿布整個空間,另一角裝有鏡面,映出層層倒影,既華麗夢幻,又帶出舞台效果。另一間小屋則展示了栗麻美的「記憶瓶」。在掩映燈光下,一串串的水瓶從屋頂上吊下來,煞像璀璨的水晶燈。細看下,每個瓶內裝有舊物,如斷了的繩、小玩意等,把小島的記憶串連起來。

多個家庭以2014年藝術祭為契機,重回男木島,在他們的努力下,一度關閉的小學與中學重新開放。此後,移居此地的人愈來愈多,他們在島上扎根,經營餐廳、民宿、理髮店、圖書館等,新型社區逐漸形成。在會期以外當地也會舉行各類活動,島民們與外界的交流變得十分興盛。

除了著名大師傑作外,策展師亦讓新晉藝術素人在新加入的小島上以社會參與為主題,提供發揮空間。女木島上的「小店計劃」今年有香港藝術團隊展示的「紅線」。地點是一所30年前倒閉的民宿,樓高兩層,團隊成員住在樓上。民宿內設有一個小賣部,由一對老夫婦烹調鱆魚燒。遊人一到,兩人便忙個不停,並展露生氣蓬勃的笑容。

創作團隊的13位成員由著名攝影師梁家泰及大專生組成。團隊覺得結婚文化是最容易讓人聚集在一起,故以中式婚嫁為主題,用上香港結婚儀式的特點,讓參觀者感受生活中的藝術。梁家泰則在一樓展出攝影作品,拍攝島上夫婦的合照,他們手上都拿着自己當年的結婚照,把本地人數十年前關係呈現出來。「紅線」團隊特別放了一台織布機,由遊人來編織,藝術祭完成後會把布疋送給當地人。

香港團隊和其他海外藝術家一樣,會在當地居留一段時間,與當地居民交流並共同生活。這個新體驗為創意青年拓闊視野,也把國際元素帶入日本鄉郊,拓展新的發展可能。

香港有山有水,具有獨特且充滿魅力的文化傳統和人文風情。如何把舊的東西創出未來,如何讓身懷創意的年輕人施展所長,如何在過程中建立的新社會關係,甚至如何連結產業發展等等,都值得深思。

作者為仁人學社副主席蔡美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