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英國18世紀的工業革命開始,全球經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但經濟增長背後所產生的禍害卻一直備受忽視。麻省理工學院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助理Romain Lacombe,察覺到正當很多國家嘗試進行工業化的時候,它們的空氣質素卻日益惡化。於是,他決定利用科技對抗空氣污染排放物,創立可攜帶的空氣監測機Flow,讓大家更意識到身旁的污染問題。
Romain Lacombe發現每年有高達700萬人因空氣污染相關的疾病而死亡,這數字甚至比吸煙還多,而全球經濟會因此而蒙受5兆美元的損失。因此,在過去一段時間,Lacombe一直聚焦於空氣污染帶來的長期影響,並堅信訊息的不完整性是導致氣候惡化的主要原因。他不斷嘗試利用數據科學(Data Science)和不同的氣候研究去降低因為資源浪費所產生的不必要碳排放。
智能手機助收集數據
可是,一次和朋友在街上的跑步,令到Lacombe發現小至周邊的車輛,大至工廠和發電廠,都會釋放有害的污染物,對我們的人體更會產生即時性的傷害。自此,Lacombe明白到相比起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關注空氣污染帶來的長期性影響,嘗試降低污染物對人體的傷害是更具迫切性。
相信大家不難在香港街頭見到空氣質素監測站。事實上,除了香港,全球許多大城市都有這個設備,其作用是在適當的時候提示政府,利用不同的措施去減低交通流量和關閉工廠,並致力確保空氣質素長期處於一個合適的水平內。雖然這些空氣質素監測站可以提供十分準確的資訊,它們卻同時具備不少缺點。首先,它們佔用街道很多空間,因此不能夠大量設置設備。其次,作為一幢建築物,空氣質素監測站只能夠報周圍的情況。可是,大家逛街時會不會只留在同一個位置呢?我相信應該不會吧。因此,空氣質素監測站最大的問題是,一旦遊人不在其周邊經過,它們便沒可能有效地偵察空氣質素水平。這促使Lacombe思考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問題。
可幸的是,Lacombe和其Plume Labs團隊發現電子設備能夠變為解決這問題的良方。電子設備,如智能手機已經成為都市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見及此,他們決定推出Flow,一個可以隨時攜帶的空氣監測機。過去12年,我一直對這個想法很着迷:氣候變遷是一個資訊議題,電腦能協助我們對抗它。我從資料科學,轉換到氣候政策研究,從技術轉到公眾服務,去追求更好的資料,以協助避免浪費能源、資源、機會而導致碳排放失控。直到有一天,我和朋友在街上跑步時,突然想到,這些汽車、工廠、電廠,隨着時間,它們排放的廢氣在破壞我們的氣候,同樣地,也會釋放有害的當地污染物,此時在這裏就會威脅我們的健康。我一直都把焦點放在長期的環境風險,其實我早該努力對抗空氣中的污染物對健康造成的即時影響。
不論身處哪裏,你只需要簡單地按一個按鍵,Flow就可以透過其LED提示燈去顯示周邊環境的空氣狀況。若果在手機開啟了即時定位功能,你更可以同時利用其附加程式來了解附近氮氧化物和汽車廢氣等的有害污染物。Lacombe的願景是希望用戶們可以藉此來建立更環保的習慣。例如,如果要出發前往核心商業區,Flow的互動地圖會顯示該地帶已經積聚了過多的污染物。Lacombe希望用戶會因此而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甚至避免去那些地區。
在2017年的暑假,Flow率先在英國倫敦進行試驗。100名志願者利用Flow的原型在倫敦不同地方紀錄其空氣污染水平,並把數據集合起來,然後透過互動地圖來顯示每個區域的狀況。經過這次的成功,Lacombe希望Plume Labs能夠在不久將來可以將這項服務拓展到全世界每個角落,並給予科學家一個前所未有的資料庫來進行更有效的研究。Lacombe更希望能夠透過市民對污染物更深入的認知,去驅使政府為潔淨空氣多出一分力。
成功迫使政府推環保政策
Aurélie在Toulon的家離市內最繁忙的港口只有400米遠,在2016年初,其家庭的健康開始出現問題,她初步懷疑船隻排出的廢氣是導致社區空氣質素惡劣的主要成因。為了更深入了解,她和對這議題同樣有興趣的居民組織一個相關團體,並發現居民對於其社區空氣資素的知識是嚴重不足。這促使她們去訂購Flow,以便更仔細地測量附近的空氣污染水平,數據顯示出船隻排出的廢氣確實是導致Toulon空氣質素惡劣的罪魁禍首。在同一時間,法國電視頻道Franceinfo開始了一個報道全國污染問題的節目 #AlertePollution。Aurélie決定主動聯絡他們,並公開她們透過Flow獲取的數據。今年1月,Franceinfo公開了整個故事,並成功促使Toulon市政府在翌日宣布港口電氣化的計劃。
除了美國的Plume Labs,於2009年創立的「健康空氣行動」亦嘗試更有系統地監察香港的空氣質素。其措施包括透過教育去加深普羅大眾對這個議題的了解,並向政府提供不同的政策倡議。「健康空氣行動」同時是香港首個公布PM2.5監測數據的組織,並希望政府能夠為香港空氣質素訂立更嚴謹的指標。
作者為仁人學社特約專欄作家林子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