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美國有一群科技精英分子希望除了用投票權外,還用自己的專長來參與政府運作,冀令政府與時並進。

官民合作解決社會問題

柏珍妮(Jennifer Pahlka)在美國耶魯大學主修美國研究,與科技沾不上關係。她畢業後在三藩巿的非牟利機構工作了數年,再轉到一間展覽服務公司公作,一做8年,起初為網絡遊戲開發商籌辦展覽和雜誌,後來統籌「Web 2.0」和「Gov2.0」資訊科技展覽。在2009年,她身任「Web2.0」的聯席主席,看到政府仍採用落伍的科技,低效率的程序,與創新科技界的低成本、高效益的運作有雲泥之別。其中一位好友向珍妮介紹他參與「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 的經驗時,令她靈機一動,決定以類似模式呼籲科技夥伴改變政府。

同年,珍妮創辦「美國代碼基金會」(Code For America, 簡稱CFA),把僵化的政府官僚體系與靈活的網絡科技界串接起來。CFA的使命是號召公民參與,協助政府把公共服務變得簡易有效;並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社區運作。政府部門開發一個應用程式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費用相對也高,而且程式寫出來還不一定符合市民的需求,費時失事。但若由專業人士用業界的效率寫程式提供給政府,既可解決問題,花費的時間與成本也相對減少了。

為此,CFA推出研究員計劃(Fellowship Program),每年邀請有經驗的程式設計和研究人員及設計師休假一年,在這期間派駐他們到不同的巿政府部門工作,專門研究政府資訊系統的實際問題,提出快捷方便的解決辦法,並開發應用程式,提高效率。此計劃在2011年1月正式開始運作,CFA首先和波士頓、西雅圖、華盛頓特區和費城四個城市合作,到現在已擴展到一百多個城市。雖然地方政府支付每人3.5萬美元的津貼費,但相比起這些科技達人在業界的薪津仍差了一大截,而且要克服的問題也十分複雜。然而,驅動這些研究員的是強烈的公民職責感和改變政府運作的理念,吸引愈來愈多人參加。在 2013年,CFA收到超過 550份研究員申請到 280 個地點工作。

生力軍改變公共服務

此計劃的成效從以下例子可見一斑。在波士頓,3位研究員僅花了兩個半月就寫了一個程式,方便當地家長尋找適合自己小孩就讀的公立學校。若按既定的行政程序,這樣的程式至少要花兩年才能完成,而且要花200萬美元的公帑。去年冬天,波士頓下了一場大雪,把消防栓都掩蓋了,當地政府對此束手無策。CFA的團隊針對這個難題而開發了一個有趣的應用程式,讓使用者去「認養」消防栓,即是說:如果消防栓被雪埋住了,你願意去把它挖出來,你就可以為該消防栓取個名字。這個程式簡單易用,上線後也如星火燎原般擴散開去。遠在夏威夷的一個政府資訊科技部門,立刻把同樣的程式應用在當地的海嘯警報器上面,讓當地人去認養和護理海嘯警報器,確保居民的安全。西雅圖政府也如法炮製,讓當地居民去清理堵塞的排水孔。現在有九個城市採用這個程式。

俄亥俄州的薩米特縣(Summit County, Ohio)有4.4萬畝的生態保育區,當中有將近五千公里的森林小徑,每年吸引800萬遊客到訪。但是這些區域的管轄權分散在縣政府、州政府、聯邦政府、私人與公家保育團體間,非常混亂。森林小徑的資訊也由不同的管轄區掌握,一般遊客查資訊要先瀏覽3至5個不同的政府網站。CFA的團隊將這些雜亂的資料進行整合,寫出一個方便遊客找尋行山徑的應用程式,並運用該程式將遊客和巡邏員連繫起來,當遊客需要協助時,就可快速找到附近的巡邏員。此設計大大推動了薩米特縣的觀光活動。

利用網絡參與政府運作

事實上,不少滯後的運作充斥在政府各個層面,令開銷增加,行政混亂,問題叢生。CFA的生力軍為巿政府在樽頸位打開了多個缺口。

珍妮在短短5年間打通政府的人脈關係,帶領CFA成為科技公民運動的領航機構。她獲麻省理工學院頒發2013-2014年度的林治獎(Lynch Award);華府還在今年借調珍妮到白宮,出任副首席科技官(政府創新)一職,為期一年。

21世紀的政府可以為人民服務,亦可以由人民來服務。珍妮大力鼓吹「開放政府」,指的不光是透明度,而是真正的官民合作,讓公民參與運作,共同分享決策權。珍妮認為政治只是表層,下面龐大的官僚體系才是核心所在。她呼籲新一代不要採取觀望或與政府對立的態度,而是積極地利用網絡科技參與政府的運作,重新建構政府的功能,讓政府可以像網絡般開放和具有生產力,編寫一個更善於分享資源的政府。

資訊科技可以實現一個更開放、透明和鼓勵公民參與的政府,但重點在於政府內、外的人的質素。 美國人看到國家的問題所在,反思如何改善自己的政府;而為政者亦敢於接受新一代和新事物,以民治為目標。我們更要加把勁,積極尋找把發聲者轉化為為貢獻者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