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薪金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是每天工作的回報、還是家庭開支的倚靠?對於殘疾人士來說,這是一份自信、尊嚴及社會對他們的認同。疾病與傷殘不是他們選擇的,然而,社會可有空間讓他們選擇自己的前路嗎?
推動助人自助
明途聯繫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鍾偉成是一位社工,30年前服務臨屋區居民時,邀請基層家庭的中學生開辦收費便宜的功課輔導班,培養他們自力更生的精神,同時紓緩臨屋區學生因成績差而輟學的問題。當時鍾偉成並沒有「社會企業」的概念,只是因應當時環境及資源,用一點商業概念推動助人自助精神。
鍾偉成於1994年加入香港心理衞生會,從事精神健康服務。1998年在該會轄下的社會服務大樓創辦卓思廊,為社企零售業務建立雛形。在2001年,政府藉「創業展才能」計劃,協助非政府機構成立社企改善殘疾人士就業問題。在這個有利環境下,鍾偉成在2002年協助母會成立社會企業「明途聯繫有限公司」,並成功投得3項種子基金發展清潔、特許經營家品店及便利店業務。
由於開業初期督導人手嚴重不足,店舖主管對殘疾人士的認識也不足夠,因此母機構的社工仍需要落手落腳,協助殘疾僱員適應工作的環境和要求,甚至協助店舖日常的營運工作。當時「明途聯繫」的經營規模仍很小,與供應商的議價力薄弱,幸好母機構以穩健的財力提供擔保,「明途聯繫」才能獲得較佳的賒數期,解決現金流緊絀的問題。至2012年鍾偉成出任董事總經理(現稱行政總裁),任內更新POS銷售管理系統,一站式整合零售、倉存、網店及會員系統,提供更完善網購服務。
雖然有背景上的優勢,作為一家要自負盈虧的社企,「明途聯繫」仍然要有商業智慧,尋找隱蔽的藍海市場,建立強勁的增值服務,擴展規模。鍾偉成一直走來,耳邊不斷縈繞挑戰的聲音:社工懂營商嗎?社工為何不專注本業,反而投入商界賺取蠅頭小利?
社工對社會的觸覺較強,他們理解社會的失衡,並從人的角度解決問題,希望為弱勢社群爭取最大的權益及尋找更多機會,令大眾明白他們所需,從而將他們從暗角中拉出來,讓弱勢社群享受應有的權利和資源。眼看政府及主流勞動市場未能回應社會失衡的狀態,部分社工開始運用不同的創新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由社福機構走出來,為弱勢的一群創造更多空間。
理解社會失衡
鍾偉成除了是註冊社工,還擁有社會工作及工商管理雙碩士,由社工走到企業管理,每一過程都是學習與經驗。營運初期出現虧損、近期面對成本上漲和惡性競爭等問題,迂迴顛簸。從商路上,鍾偉成可能比商學才俊多走幾年冤枉路,但不見得商家由商學院走出來便一條直路走到羅馬去。
轉眼15年,鍾偉成帶領「明途聯繫」成為香港最成功的社會企業之一,營運清潔、零售、行銷服務、出版、餐飲及電子商務等近30個社企項目,2017/18年營業額達1億4千多萬。公司180多位員工中,近七成為殘疾人士。單在2016年至2017年,便為殘疾人士提供226個工作實習崗位。歷年減省了近8千萬社會成本。
「明途聯繫」的業務發展迅速,平衡經濟目標及持守社會使命是鍾偉成重要的課題,創造就業機會、拓展業務範疇之外,更需要為員工帶來福祉。除了透過創業來創造就業機會外,「明途聯繫」亦起着示範作用,向工商界展示就算聘用大量殘疾人士,企業仍可永續經營。
對他而言,「社會企業」只是學者及社會賦予的名稱,他則繼續以「變革推動者」的身份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下發揮對個人生命及社會的影響。
生命影響生命
「卓思廊」是香港心理衞生會於1998年創辦的零售品牌,後由「明途聯繫」營運,至今已有14間分店。「明途聯繫」明白殘疾人士就業困難,故聘用完成培訓者為長期員工,讓他們在這裏發展事業,予以同等薪酬及晉升機會。鍾偉成認為「明途聯繫」不是就業中轉站,而是殘疾人士投入社會的一個空間及機會。
「明途聯繫」的品牌Cheers,就是希望員工工作起勁、活得喜樂,為自己的生命歡呼。鍾偉成強調以人為本,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平等而且具尊嚴的就業機會。更值得鼓舞的是根據「明途聯繫」於2017年7月進行的精神病康復僱員滿意度調查顯示,殘疾僱員加入「明途聯繫」工作後,精神病復發率減少了57%,表示工作對生活有正面改變的有97%,包括改善了生活質素和思想變得樂觀。
挑戰一直都有,由懷疑的目光到資源及政策的限制,鍾偉成一直硬着頭皮,闖過每一道關閘。搞社企沒有回頭路,亦沒有需要回頭的原因,如果這是一個能幫助社會進步,解決弱勢社群問題的良方,縱然路上滿布砂石,又何須止步。
「明途聯繫」多年來獲獎無數,然而鍾偉成更希望能堅守使命、憑着當初對社會的抱負,推動社企的可持續發展。「明途聯繫」近年為社企界開發「社企淘」網上商店及策劃聯合品牌「曲奇公社」,就是為推動 「買社企產品」 的運動,凝聚社企力量,鼓勵更多市民和企業「幫襯社企」,以消費改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