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憲(Kim Jeong Heon),1983年在南韓出生,雖然香港朋友說他有點像九十年代的黎明,但他不是電視劇中的韓星,可是他在亞洲社會創新圈子的確擲地有聲。典型社創人故事:名校畢業,於銀行和管理諮詢公司打工幾年,然後創辦社企,獲獎無數。年輕的金正憲是如何成功改變南韓社會的?
金正憲在2009年於南韓名校西江大學畢業,當年入學推薦信是現任首爾市長暨社會創新大師朴元淳親自撰寫的。正憲在中學時為朴元淳所創辦的美麗基金會做義工,一做便長達9年,直至大學畢業。他年紀輕輕已顯示非凡實力,市長決定收他為徒(mentee),一路以身教言教什麼是社會創新,金正憲從此對改變社會的方法着迷。
打破助聽器市場壟斷
中學畢業時,這位金小弟向市長師父請教如何改善社會問題,師父語重心長建議他一定要好好讀大學,往外國學習一段時間,學成歸來後先進入商業社會,積累足夠和多元經驗就能為社會創新出謀獻策。這可能是朴市長年少時經歷被首爾國立大學勒令退學、曾到倫敦大學政經學院進修法律、邊做專業律師邊做社會服務的深切體會。「要成為一個行動者而非評論者」是朴師父給正憲的座右銘。
於是金正憲在大學時用了一年半時間往美國密西根州一個慈善研究中心做研究工作,打好慈善知識根基。畢業後加入當時南韓第四大商業銀行韓亞銀行,負責企業融資,特別參與外商直接投資及初創企業融資。兩年後轉到理特諮詢公司(Arthur D. Little)做商業分析師,專責為在首爾落戶的世界級投資銀行做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分析。
在2010年,金正憲與同學好友金宗炫一同創辦第一間社會企業Delight。4項數據引起兩位金氏注意:四分一南韓人口超過65歲,40%的75歲以上老人有聽障問題;南韓政府只資助每位聽障老人300美元,而首爾市面一般優質助聽器要1500美元。
南韓助聽器市場一直被外國生產商或進口主要部件的國內公司壟斷,這些南韓公司在進口後於本地組裝設備,通過本地供應鏈分銷。由於無法獲得原創生產技術,南韓公司無法影響銷售價格及選擇供應商。Delight利用一種對外國部件依賴較少的本土原創技術,並通過公司旗下的零售店進行直銷,成功打破助聽器市場被壟斷的局面。
Delight通過技術創新成功地解決聽障人士無法負擔高昂的助聽器問題,並與聽障基金會等成為合作夥伴,把產品分銷開去。
公司亦自聘工程師,為助聽器做研發,曾收集1000名已逝的南韓人的耳膜,又學習麥當勞速食式工廠製作,而且減去中間人,直接進行銷售,使Delight的助聽器價格下降至市場的三分一。
29歲售社企再創高峰
金正憲創造了品牌價值,在財務收益與創造社會價值中取得平衡。Delight現在有19間分公司,45名全職員工,年收入超過400萬美元,受益人數高達5000多人。
正憲帶領的Delight更是南韓首間企業投資的社會企業,2013年成為東亞第一間公司獲取公益企業認證(B Corp);共同創辦人金宗炫更成為首位南韓人榮獲施瓦布社會創業基金會(Schwab Foundation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頒發的2015年「年度社會企業家」獎。
2013年,29歲的正憲出售Delight,自己以5萬美元投資創辦另一家社企。南韓國內最嚴重的社會問題,與香港不遑多讓,都是土地問題,年輕人買不起樓。香港還好,可以與父母住在同一個城市。
南韓地大,光在首爾就有13萬來自城外的大學生,在首爾可以住哪裏呢?於是正憲決定創辦聘南韓首家共租房屋企業WOOZOO,致力提供實惠的租金,同時改善青年人的生活質量。以一個共租的模式,培育出一種新的青年住房概念。
首創青年共租房屋
正憲買下老房子重新裝修,設計得非常現代化和前衞,約2700港元就可以承租一間青年共租房屋,為青年創造獨特生活價值。WOOZOO只用了年半時間,已發展出15間共租房屋,並創造了70萬美元收入。
金正憲不單成功營運一所社會企業,更大大影響南韓中央及地方政府對青年住屋問題的看法,而且更有不少私人企業亦投身共租的模式。能夠創出如此成就,貴為創辦人及CEO的金正憲,才剛剛31歲。
到2014年,正憲認為社會創新可以複製及培育,於是用盡他的人脈關係,先在商界與JP Morgan合作為13間創新社企做半年培育計劃。他還找到認同社會創新培育概念的投資者,出錢出力支持成立Underdog培育公司,致力推動南韓青年人創辦社會企業,亦鼓勵海外有心人前往首爾學習社會創新。Underdog現時估價超過100萬美元,正培育6間社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