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揭露了銀行業的貪婪和金融體制的黑暗面,令資本主義被主流社會質疑和挑戰。如果銀行不只為滿足股東的利益,而是站在道德高地,以社會效益作為最大使命,我們的世界會變成怎樣?英國的麥爾坎(Malcolm Hayday)早在2002年,已經看到傳統銀行的不足,開創了良心銀行(ethical banking)以社會效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先河。
麥爾坎於大學主修經濟,畢業後的20年任職銀行不同崗位。1993年他轉行到慈善援助基金會工作,積極探索金融成為幫助社會的工具的可能性。他看到一般的慈善組織多數透過申請補助資金來持續發展,但補助資金的金額一般不大,也不穩定,局限了慈善組織的發展。當他了解和評估了社會的實際狀況後,發現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傳統銀行和慈善組織中間存在很多誤解和偏見,難以展開對話,但同時看到了雙方合作的可行性,因此發展了公益銀行的概念,也花了5年時間去試驗公益貸款的模式。2002年,他正式成立了公益銀行(Charity Bank),是當時全球首間註冊的慈善監管銀行,只有6名員工。
以社會效益作貸款決定
傳統銀行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貸款決定一般基於借貸者的財務和業務預測,對於貸款機構的業務性質是否有違道德標準,如違反人權、破壞環境、製造軍火等,不一定是銀行考慮的因素。公益銀行跟傳統銀行的不同之處,就是它們以社會和環境效益最大化作為目標,並包容相對低的利潤率。
公益銀行的貸款對象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使命的中小型非牟利機構、社會企業和地區組織,為它們提供簡單的渠道去獲取資產抵押貸款。銀行會考慮借貸機構的潛在社會效益來作出貸款決定,如果貸款被通過,銀行會跟投資者共同建立社會效益關鍵績效指標,並持續監察和滙報貸款機構的表現和社會效益,把數據放在網上讓投資者清楚了解借貸機構的狀態。另外,銀行也會出版年度報告,列明貸款對每個社會問題的影響。
公益銀行的持份者包括慈善信託基金和社會組織。市民可在公益銀行開設存款戶口,銀行再把這些錢借給慈善組織。客戶選擇於公益銀行存款,是因為他們認同銀行的理念,相信存款能夠幫助解決社會問題。
銀行與慈善組織缺乏信任
當麥爾坎一開始展開公益銀行的工作,他不斷遇到非牟利組織的阻力,甚至有人拿着火柴支做的十字架,罵他是反基督主義者。很多人對這個新型的體系存有高度懷疑,除了非牟利組織不歡迎良心銀行的概念,麥爾坎也要極力游說監管機構,包括英國金融服務局、慈善委員會,以及稅務部門等,解釋這個新型機制的可行性。
主流銀行和非牟利組織一向缺乏溝通,銀行不認為非牟利組織有借錢的動機,非牟利組織也對銀行存有戒心,但麥爾坎看到這個缺口正正是機會所在。公益組織愈來愈需要透過貸款來實行它們的使命,獲得貸款的渠道卻有限,尤其對於中小型組織更為艱難,主流銀行沒有動機去理解社會項目的使命。現在主要的創新項目都是靠小型的信託基金集資的,可是小型基金的胃口畢竟有限,社會需要第二市場去製造流動性。同時,由於很多創新項目規模很小,並不適合社會投資(impact investment),公益銀行的模式更適合這些有擴展潛力的機構 。
以往公益組織都沒有好好地籌募資金,投資者也認為那是把錢丟到海裏,能夠回本已屬萬幸。然而,麥爾坎深信非牟利組織有跟主流商企同樣大的發展潛力,只要稍為在資源上協助它們,它們也有同樣的機會贏取公營合約,從而改善財務狀況。
創新金融生態系統
雖然公益銀行不只是看重利潤,但它們必須要自負盈虧才能持續應付迅速成長的慈善組織和社企,因為麥爾坎的堅持,讓他在公益銀行成立的頭十年,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從600萬英鎊增加至8500萬英鎊。銀行於2011年首次錄得盈餘,壞賬率低於0.5%,遠低於同業的平均數。直至2016年,銀行共借出了1.54億英鎊的貸款給814間機構,95%的借貸者認為,貸款對發展它們的項目有很大的貢獻;66%認為,如果沒有公益銀行的貸款,項目也許不能進行。
公益銀行的各個持份者,包括存款客戶、借貸者、員工和投資者,全部擁有着共同的願景,一起建立了這個創新的金融生態系統。今天,全球已有多於40間良心銀行分布在歐美澳紐。這些銀行的營運模式和提供的服務不盡相同,但它們的信念殊途同歸,所有貸款或投資項目都必須有社會或環境效益。當良心銀行發展得愈來愈成熟,銀行不只提供貸款服務,還會進行長線投資,相對的風險也會增加,但這也是擴展整個運動必須經歷的。
公益銀行是一間共益企業 (B Corp),同時也是唯一一間獲得英國社企認證(Social enterprise mark)的監管銀行,成為了社會金融(social finance)的先驅。麥爾坎證明了公益銀行是可行的, 貸款給社企和慈善組織是風險低而且能造福社會的金融活動,並深信社會金融對於改變世界的影響深遠。他於2012年離開了慈善銀行後,在社會上繼續積極推動金融創新的運動,並於2013年獲英女皇頒發司令勳章,以表揚他對社會企業發展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