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電腦不離身的年代,一旦出門忘了帶手機,一天不上網不發訊息,總會覺得渾身不自在。我們的生活完全依賴科技,但科技背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仍是神秘黑洞;我們享受無限方便的同時,某程度上我們也被科技牽着走,英國的阿歷士.卡蘭(Alex Klein)驚覺這個科技和消費者之間的空隙,於是創辦Kano,讓小朋友自己組裝電腦,讓人人皆可成為電腦工程師。
英國出生的阿歷士,9歲隨家人移民西雅圖,從小就是個文藝型小孩,直至10歲看到電影The Matrix後,有種被召喚的感覺,開始學習編寫電腦程式,了解事物背後的形態。他從早到晚都沉迷於深愛的手提電腦,12歲那年,手提電腦被人摔在地上破了,他傷心欲絕,但那一瞬間,他馬上被摔出來的電腦內臟吸引住──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電腦內部,之後他開始研究並創造自己的電腦。
長大後,阿歷士在劍橋修讀政治經濟系碩士,偶然發現了劍橋教授發明的「樹莓派」(Raspberry Pi),一塊成本僅25美元,只有信用卡大小的開放式單板機電腦,卻擁有彈性擴充能力,能搭配多種開源作業系統運作。教授發明這塊小電腦,原意是教育學生理解電腦操作,可是沒有學生有興趣看那沉悶的400頁說明書,最後「樹莓派」雖然熱賣了過百萬件,但買家都是電腦工程師,而非入門者。
僅數小時 細路都識
2012年,阿歷士跟他的6歲表弟一起研究「樹莓派」,想把一些東西拷在SD卡上,卻發現市面上找不到合適的電線,要不就是太長,要不就是需要自己改動,對於一個6歲小孩來說是不可能,就連阿歷士自己也覺得困難重重;他忽發奇想,把樹莓派加上電線、屏幕和可愛的說明書,清楚說明每個組裝步驟,再以卡通貼紙包裝起來,變成像LEGO這樣的組合玩具,Kano亦隨之而誕生。
阿歷士透過表弟爸爸的介紹,認識了以色列的電腦工程師Yonatan Raz-Fridman,兩人一拍即合,決心一同建立Kano,於是一起搬到一間小公寓,買了200塊「樹莓派」,在中國訂了些硬件,開始埋頭撰寫教人自組電腦的說明書和設計紙板。2013年4月,他們製造了200份Kano組合樣本;5月,到了北倫敦的一間學校舉辦工作坊,成功讓完全不懂電腦的小孩在幾小時內組裝自己的電腦及觀看YouTube;4個月後,200份樣本全賣光了。
阿歷士本來是Newsweek雜誌的商業與科技記者,他的理想是去解釋複雜但對大眾有切身關係的社會議題,於是他不禁問,在這個人人有手機的年代,為什麼我們不去探究科技背後的奇妙世界?自製電腦的入門門檻太高,扼殺了很多人在這塊迷你電腦上創作的可能性,他嘗試把科技和消費者中間的屏障移走。消費者如果能夠理解訊號如何傳來傳去,訊號如何變成指令,指令如何變成代碼,他們便能做出無線電台、機械人、自動感應器等東西。Kano的宗旨是開放原碼,讓大眾可以分享和自製,阿歷士深信這是科技的未來。
廉價開源 眾籌達標
Kano只售150美元,包括「樹莓派」底板、WiFi、電線、自組喇叭、藍牙鍵盤、開源軟件和自家開發的Kano操控平台等幾十樣軟硬配件。這個玩具除了簡單好玩,同時也有強勁的運算能力,能應付編寫遊戲、製作音樂、網站、繪畫、自動化等進階功能。
2013年,Kano在kickstarter眾籌,項目不但在短短18小時便達到10萬美元目標,最後更得到13000位來自86個國家的投資者支持,當中包括蘋果共同創辦人Steve Wozniak,最後共籌得150萬美元,成為kickstarter 眾籌款項最高50個項目之一;2014年,公司寄出了18000份Kano組合。
在kickstarter眾籌除了集資外,還因為這是個完全公開發展的程序,Kano同時收集投資者亦即未來用家的意見,在成功眾籌後的9個月時間,跟投資者一起開發產品。投資者參與了設計Kano的操控系統,也給了很多硬件和包裝上的意見。
2012年至今,Kano共賣了20萬套組合,2015年拿到1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同年,阿歷士被《福布斯》雜誌(Forbes)選為「30 under 30」。上月,公司再次拿到2800萬美元的融資,準備全力進軍北美的零售市場。
全球粉絲 共建社區
現在Kano有6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員工,團隊主要在倫敦,另有幾名員工在深圳,管理在大陸的生產商。倫敦的創新辦公室躲在一間時髦咖啡廳的後面,除了彈性上班和乒乓球枱,還有一個日本大鑼──凡有任何值得慶祝的事,簡單如完成一個文案或寫好一個程式,都可以去敲一下,公司會請員工去「飲番杯」。
阿歷士動員大量義工參與建設Kano,義工把Kano的書翻譯成100種語言,在世界各地都有粉絲在公餘時間教授Kano。Kano受歡迎的原因是用家能夠透過不同的程式設計語言和工具發揮創意,然後把自己的設計分享給其他用家,其他人可以繼續加建上去,共同建立全球Kano社區。
Kano平均的用家年齡是9歲半,但實際上產品是年齡和性別中立的,曾經有科索沃的女生用它來自動化太陽能板的位置,也有塞拉利昂的少年利用它來建立了一個電台。英國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和紐約前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也曾經在倫敦科技周比賽組裝一部Kano電腦。阿歷士解放了科技,Kano的社會效益也會隨着編寫程式愈來愈普及而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