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文、社科學生感受到科學並非遙不可及,從而掌握科學思維?」
仁人學社很榮幸受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 (Science Unit) 邀請,舉辦一節設計思維研討會,運用設計思維改善現時的本科生科學必修課程。我們與教師從文、社科大學生角度出發回顧以往經驗,發覺學生認為科學「太遙遠」﹑「高大上」,思考和討論科學方案時往往流於空泛的專有名詞,結果令方案「離地」,長遠對學習及實踐科學的興趣越來越低。
基於既有課程架構,我們與老師重新設計教學內容及手法,構思出「由淺入深,文、社科生也能明白的科學課程」。例如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在課程前半部分先從日常生活問題引入,例如先鼓勵學生思考「如何提供誘因讓家庭主婦節省電費」,而非直接考慮「如何解決能源危機」,令科學問題先「落地」變為生活問題,再推而廣之思考其全球性影響。
科學源於生活,我們期望改變後的課程能令缺乏科學學習動機的文、社科生,擺脫對科學的既有印象,讓科學與生活再次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