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其他社創群英

 

環保輕巧竹單車

常見的單車車架物料有鋼、鋁合金、釱合金和碳纖維。竹架單車於120年前在倫敦首次亮相,竹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竹架單車只需要幾條竹竿就可以搭建而成,與一般單車的車架物料不同,竹架在製造過程中幾乎沒有碳足跡。雖然竹架單車較一般單車輕巧,但是它仍然提供比鋼更強的拉伸強度和減震度。...

read more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公開挑戰模式 採購民間創新思維

研究指出,政府每一個決策背後,平均只掌握3%市場資訊,市場訊息分散在不同持份者手中。巴塞隆拿市政府展開一場「公開挑戰」,開放決策流程讓大眾參與,共同創造出聞所未聞的方案,勝出者與政府攜手推行,順利以低於預算30%,紓緩單車失竊等棘手的城市問題,值得本地借鑑。 哈佛大學教授兼美國政府創新項目總監Stephen Goldsmith指出施政的難處:「我們的政府架構是縱向的,市民大眾的生活卻是橫向的。」在固有的體系和制度催使下,各地政府在政策執行上很多時候出現了「斷層」──政府施政思維未能有效對應用家需求。 巴塞隆拿革新成功...

read more

社會創業的未來探險

筆者最近獲得《國家地理》推選為「2017華人探險家」之香港代表,表彰我在退休後推動香港及內地社會創新之工作及貢獻。我在領獎典禮上以「來日方長──未完成的探險」為題,暢談眾多未完成的探險,包括:共融運動、精益創業、社創投資、共益企業、全民環保及可持續旅遊。我估計,未來10年才是我事業的高峰。 我的探險工作不能單獨地進行,所以正在物色大量探險員,尤其是探險隊長。我將提供訓練及支持,並以身作則,發揮團隊精神,力求在不同領域上屢攀高峰,改變世界。 在世界各地亦有所謂inclusive...

read more

遊得出色 社區得益

紐約市是全球第八多旅客到訪的城市,每年吸引超過5500萬遊客。可想而知,旅遊業是龐大的經濟機遇,但收益不一定能惠及社區,更因商品化而摧毀原有的社區文化。為挽救旅遊業造成的失衡,異軍Turnstile Tours 開發出以社區為本的文化旅行,創造「可持續旅遊」的趨勢。...

read more

奶農以小制大 翻轉美國乳業

美國為全球最大的乳製品生產國,在競爭激烈的乳製品市場中,由小奶農組成卡博乳製品合作社(Cabot Creamery Co-operative),運用自身優勢以小制大,突圍而出成為市場龍頭之一,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並與所有奶農、社區和消費者分享成果,堪稱「華特蒙的傳奇故事」。...

read more

工廈變文創基地 佔共享價值先機

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CSV)是近年備受矚目的商業策略,鼓勵企業創造商業利益與社會價值重疊的空間,不少跨國企業如雀巢、聯合利華及沃爾瑪等已率先將策略融入核心業務,締造競爭優勢。在香港,亦有羅氏集團摸索出一套本土模式,活化工廈為設計文創地標D2 Place,贏得商業利益的同時,亦為本地品牌殺出一條血路。 D2 Place由羅氏家族第三代、羅氏集團副主席及行政總裁羅正杰(Bosco)牽頭。羅氏集團業務包括時裝針織、毛衫製造、零售及地產四大範疇。 不甘本地品牌遭排擠...

read more

小麥穀殼即棄餐具唔膠

塑膠生產是一門利潤相當可觀的生意。來自歐洲的塑膠生產商在2013年的營業額約為1000億瑞典克朗(約1200億港元),但這些塑膠往往難以在短時間內被生物降解。為了減少塑膠垃圾對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影響,經營家族麥田農場的波蘭農夫耶日.威索基(Jerzy Wysocki)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想出了用小麥穀殼來製作餐具。 我們的生活彷彿離不開塑膠。塑膠是一種輕巧、防潮、可塑性高和便宜的材料;然而,塑膠的降解過程是非常緩慢的,往往要用上數百甚至1000年才能降解成小片。人類社會的急速發展,塑膠的產量和垃圾大幅增加,根據權威期刊Science...

read more

韓青返鄉建共享烏托邦

從事房地產投資工作的南韓青年曹正勳(Junghoon)厭倦巨大壓力,與幾位同樣面臨人生轉折點的朋友,抱着農村的美好想像、樸素及自給自足的務農生活,組織青年返鄉,一手一腳建立心中的烏托邦。7年過去,已形成一個有社區貨幣及銀行、互相視彼此為家人的Udongsa社區。 無論是南韓,還是在日本、台灣、香港,都不乏年輕人回歸農田。他們的野心似乎並不那麼強烈,Junghoon和朋友當時只是需要解決一起生活的問題。接踵而來的便是空間問題:為了一起生活,必須先住在一起。...

read more

慢食運動重新定義飲食文化

過去30年,全球的急速現代化讓人類對食物的需求起了很大變化。速食文化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社會追求效率,食肆暢旺,近年甚至出現很多「無飯夫妻」。人們對飲食的追求表面上看似高了,但事實上,我們對食物的本質不求甚解,不認識食物的來源,也不太感興趣,只要把照片放上社交網站呃得幾個like就好了。 1949年出生於意大利的卡路 . 佩特里尼(Carlo Petrini)早在30年前已警覺到傳統飲食文化的崩潰,將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他創辦了慢食主義,為飲食賦予更深層的意義。 危機始於羅馬麥當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