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其他社創群英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全球社會融資新方向

社福機構與企業營運其中一個最大的差異,在於其獲取資源的模式。在傳統企業裏,產品或服務愈優秀,顧客便愈多,有良好業績後才會有收入,並為公司帶來更高盈利。傳統社福機構主要受政府資助,用公帑開展服務;無論服務成效高低,政府的資源都已撥出而不能收回,令不少人懷疑這是否運用公共資源的最有效方法。 此外, 近年不少國家財政緊絀,讓大家開始思考為社會服務融資的新方法。 在2010年發源於英國的社會影響債券(Social Impact Bond,下稱社債)是近年興起的新嘗試,透過引入商界投資者,把公共資源運用與服務成效直接掛鈎。...

read more

美味關係 牛扒餐廳轉化恐怖分子

巴黎的恐怖襲擊引起國際公憤,連一些回教「聖戰」組織也公開指摘。現代國際恐怖主義起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遍布世界各地, 計有日本的赤軍、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愛爾蘭共和軍、車臣非法武裝、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之虎游擊隊、東突伊斯蘭運動和現在的「伊斯蘭國」等。 恐怖分子鼓吹通過暴力實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度,認為所攻擊的目標都是罪有應得;為了達成目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他們攻擊的目標,即使是無辜平民也可以被視為犧牲品。這種殘暴的手段,已嚴重威脅世界的安全與和平。...

read more

教育與學習 跳出四面牆

過去一星期,其中一則最引人注目的新聞,莫過於Facebook 創辦人朱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與太太宣布女兒誕生的喜訊,並決定捐出兩人擁有的99%Facebook股權,為下一代改善生活。【註】 朱克伯格夫婦首要關注的重點,是激發人類潛能及促進平等,並把工作聚焦於推動個人化學習、疾病治療、連結人群以及創建強大社區幾方面,兩人表現出對未來社會所需的前瞻性思維及勇於承擔的態度。 要解決社會問題,需要長遠的投資與努力,也需要廣集各方人才的智慧、資源與力量,敢於迎接挑戰,並謙遜地嘗試、改進,才能共建未來理想的世界。...

read more

政府新政策將大力推動社企發展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的施政往往受到多方面的批評。就以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為例,特區政府雖然費盡心思,投進了大量的資金及資源,亦引來不少尖銳的批評。筆者是退休人士,過去10年全力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其間亦向政府提出不少的建議,不幸地大多都是石沉大海。 最近得悉政府將在明年4月推出一項新的政策,馬上眼前一亮,因為這項政策將會大大有助社企的發展,假以時日,勢將會引領社企發展走向另一高峰。 這項政策與民政總署所負責推行的「伙伴倡自強」社企資助計劃有關。...

read more

追南韓社創之星

金正憲(Kim Jeong Heon),1983年在南韓出生,雖然香港朋友說他有點像九十年代的黎明,但他不是電視劇中的韓星,可是他在亞洲社會創新圈子的確擲地有聲。典型社創人故事:名校畢業,於銀行和管理諮詢公司打工幾年,然後創辦社企,獲獎無數。年輕的金正憲是如何成功改變南韓社會的?...

read more

巨企把良心消費推向主流

良心消費是近年興起的運動,愈來愈多消費者意識到,消費不應只考慮價格,更應該優先考慮商品在採購、生產和銷售等諸多環節中是否都符合道德標準。儘管這個概念在社會上持續普及,但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要履行良心消費還是困難重重,必須去特定的商店購物,這樣很難成為主流模式。如果顧客能直接在大型連鎖超市或百貨公司購買得到良心商品的話,才能真正發揮良心消費的影響力。 美國零售企業巨頭沃爾瑪公司(Walmart)帶頭推動良心消費,企圖把概念融入主流商店 。 可持續發展指數助選擇...

read more

讓老師成為教育創新變革者

在傳統教育中,老師肩負任重道遠的使命,擔當着「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備受尊重與肯定。隨着社會的進步,學習亦要與時並進。大家開始重新反思老師的角色,認為老師須由知識的傳遞者,變成學習的促進者(facilitators),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積極尋找與實踐人生的路向。 史哲雲(Sharath Jeevan)深明老師在教育當中的重要性,更相信老師不應只是跟從由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與政策的執行者。憑着教學熱誠、豐富經驗及對學生需要的理解,老師可以成為推動教育創新的變革者(change-makers)。...

read more

汽車技工小發明 拯救難產母嬰

在醫學文明的香港,「難產」對我們來說很遙遠,婦女生育是一件最平常不過的事,婦女一般都不用太擔心生育的危險,因為這裏有足夠的醫療資源去應付生產時的突發事情。在私家醫院,我們甚至可以因為害怕十級痛而選擇剖腹生產。但在世界很多落後地區,生育還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很多婦女在家生育,當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媽媽和嬰兒因為得不到應有的醫療支援而釀成悲劇,每年全球因難產而亡的婦女中,99%來自發展中國家。 一位居於阿根廷的汽車修理機械師奧當(Jorge Odon),在機緣下發明了一個小工具,能夠針對嬰兒出生不順的問題,拯救無數女性的生命。...

read more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共創智齡城市

除了高、新科技飛躍發展外,21世紀最重要的趨勢之一便是人口老化。在2013年,聯合國的全球人口老化報告顯示,已發展國家人口老化的速度由1950年的12%,到2050年將達到約33%;發展中國家則由1950年的7%,將達到2050年約20%。換句話說,已發展國家人口老化的速度來得更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