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在口罩供應緊張的香港,大家仍可利用網上平台追蹤貨源,不過遠在非洲的村民,卻只能依賴路途遙遠的藥房,解決大大小小的健康事宜。當地的醫療資源嚴重短缺,每 1000 人平均只有 2.3 名醫護人員,相較於美國 24:1000 的比例有着天淵之別。在生育健康方面,非洲南部的人口僅佔全球約十分之一,卻包攬 66% 孕婦死亡率、41% 嬰兒夭折率、以及 40% 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充分顯示發展中國家的困境。

扎根烏干達的非牟利機構  Living Goods,便想到以特許經營方式,培訓當地婦女變成上門銷售員,爲分佈各地的村民提供各種低成本藥物、改善生活的產品如太陽能手提燈、簡易濾水器,著眼於居民整體健康的營養補充品、避孕套、尿片及衛生巾等。組織的策略是針對一系列肆虐非洲、但可以用低成本治療及預防的疾病,包括瘧疾、腹瀉、呼吸道感染和兒童敗血症,更善用智能電話及商業管理,以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旅行用品店主 商才貢獻烏干達

成長於美國康州的 Chuck Slaughter 小時候曾經是報童,每家每戶送報紙的過程讓他上了營商第一課。在耶魯商學院碩士畢業後,熱愛旅行的他結合興趣,創辦了旅游用品公司 TravelSmith,透過郵購目錄吸引 200 萬忠實客戶,銷售額更超過 1 億美元。 但在 2004年,他開始夢想爲世界帶來更大改變,於是毅然出售全盤生意。他在機緣巧合下從朋友口中聽到 Health Store 的事 ,這個在非洲各地開設藥房的非牟利組織正面對經營困境,他便決定以自己的專長出一份力,不收報酬地加入董事會。

Slaughter 親身探訪位於肯亞的 Health Store 藥房,發現店内常常人流欠奉,另一方面,村民卻必須長途跋涉前往商店,供求情況並不脗合。他靈機一觸想到以送報方式售賣藥物,鼓勵店主走訪當地的學校作試驗,結果發現上門銷售不單可以大幅降低營運成本,更可以增加商品在農村的覆蓋範圍。他於是在 2007 年創辦 Living Goods ,目的除了幫助教育水平較低的鄉村婦女就業,更重要的是希望基本藥物和衛生用品供應在非洲變得普及,提升整體健康水平、降低兒童死亡率,而不是等到村民生病後才苦苦求醫。

上門銷售藥物 婦女兼任鄉村醫護

Living Goods 爲烏干達婦女提供為期兩週的基本醫療及營商培訓,並送上銷售百寶袋,裏面包括組織制服、記錄每宗上門探訪及買賣的智能電話,還有以低息貸款形式預先發放、總值約 60 美元的藥品。她們首先跟隨有經驗的的銷售員實習,到訪住宅、社區中心、日用品店等地方了解居民的健康需要,接著回到自己的社區成爲獨立經營者,獲得商品利潤的 15 – 20% 。各區的銷售員更會每月舉辦聚會,交流服務村民的心得、並透過機構學習最新健康知識。

每位銷售員大約服務 700 人,除了賣藥物和護理用品外,這些婦女更成爲了深入社區的鄉村醫護人員。Living Goods 的應用程式和訓練,幫助她們準確診斷村民常見的疾病、向女士提供有關懷孕及計劃生育的實用資訊、以及協助監測新生嬰兒的健康指標。此外,每一位買藥或接受檢查的顧客都會提供個人資料,包括姓名、電話號碼、地址和求診記錄等,有助長遠跟進村民的健康。

分析營運數據 長遠改善醫療水平

精於行商之道的 Slaughter 認爲,一般社會企業的弱點在於規模小、未能有效解決龐大的社會問題。因此 Living Goods 雖然是非牟利機構,卻以有系統的商業模式營運,包括大量採購以降低成本,密切監察貨品買賣數據、有系統地規劃庫存、爲村民帶來穩定的藥物供應。除此之外,機構更利用銷售員以智能電話收集的數據,分析村民的健康情況,與當地政府合作制定更有效的健康政策,尋求治本方法。

致力研究非牟利組織成效的智庫 Innovations for Poverty Action (IPA) 指出,Living Goods 使有關村落的嬰兒夭折率降低 33% 、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亦有 28% 減幅。哈佛大學的報告更有令人意外的發現 ⸻ 除了令患有瘧疾的兒童用藥比例增加近四成、藥物平均價格下降近兩成外,銷售員的出現竟然令當地藥店的假藥比率下跌五成,爲烏干達帶來一絲改變的曙光。

作者為仁人學社特約專欄作家李淳恩


參考資料 

Naicker S., Eastwood JB, Plange-Rhule J., Tutt RC. 2010. Shortage of Health Workers in Africa: Clin Nephrol. Nov; 74 Suppl 1: S129-33. 

相片來源︰Living Goods 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