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習慣以各種高科技產品填滿時間,被動地接收熒幕上的資訊,與社會及人群日漸疏離。非牟利機構Global Poverty Project(GPP)深明大眾心理,在2012年推出針對網絡世代的計劃Global Citizen,包括以社會行動賺取積分的手機應用程式,以及獎品之一、引起年輕人熱話的音樂節,更透過破天荒的公關宣傳,與歌手、演員,甚至國家元首合作,建立全球民眾攜手參與的社會運動。在創新的包裝下,組織堅守成立宗旨,致力協助達成聯合國17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居於首位的──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
考察菲律賓立志協助草根
2017年一項研究全球籌款趨勢、訪問超過4000名捐款者的報告顯示,61%受訪者會透過網上捐款、28%是郵寄或籌款活動等傳統方式,只有6%的人會用手機捐款。有趣的是,報告同時指出,多達66%受訪者有興趣使用可以「按兩下便捐款」(two-tap giving),以及可以贏取徽章和積分的手機應用程式,因此或許可以解釋Global Citizen的成功。
生於澳洲墨爾本的Hugh Evans,從小已察覺自己是幸福的一群。不過,他在14歲勝出慈善籌款比賽,獲得前往菲律賓考察的機會後,才親身體會到貧富差異之大。
在馬尼拉的貧民窟內他遇到與自己年紀相若的男孩,兩人日間在垃圾山嬉戲和探險,晚上在寮棚內與另外6人擠在混凝土地板上睡覺,命運卻有天淵之別。
此後,他決定投身慈善工作,包括成立澳洲第一個由青少年帶領的慈善團體Oaktree Foundation,在大學時舉辦籌款演唱會,更邀請樂隊U2作表演嘉賓。不過,他最終發現,貧窮是社會結構問題,不可能單憑幾個慈善晚會、活動等便可解決。
看到有關全球暖化的紀錄片《絕望真相》獲得巨大迴響,更使推動者、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獲頒諾貝爾獎後,Evans驚覺引起國際輿論關注,才有機會令全球扶貧變成焦點。靈機一觸,他於2008年爭取聯合國、澳洲和英國政府撥款,與另外兩位創辦人正式成立GPP。
遊戲設計吸引年輕一代
至於Global Citizen,則是另一創辦人Ryan Gall參加流行音樂節時忽發奇想而誕生的。音樂節的慣常做法,是由以年輕人為目標顧客的品牌(如汽水、時裝)贊助冠名舞台及商標,長遠鞏固品牌形象。他便想到以商業模式舉辦音樂節,把廣告收益投入扶貧,把搖滾精神與慈善結合,與1985年為非洲饑荒籌款的傳奇演唱會Live Aid一樣,引起全球樂迷的共鳴。音樂節每年9月在紐約市舉辦,和應聯合國大會會期。2019年的活動吸引超過6萬名觀眾,表演者如樂隊Queen、演講嘉賓包括演員里安納度、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更在網上平台直播,成功吸引傳媒和年輕人關注。
更特別的是,音樂節的目標並不是觀眾的錢包,因為支出已經有龐大的商業贊助,以及眾多歐美歌手免費表演支持。觀眾需要在Global Citizen手機應用程式參與各種社會行動,以積分賺取門票。所有行動均以社會議題的範疇分類,包括女性教育、健康、創新融資、饑荒、衞生、環境問題等,隨用家喜好選擇。透過轉發社交媒體訊息、簽署請願書、完成問答題、撰寫意見電郵等,年輕人除可贏取各種各樣的獎賞,更可以了解不同議題,引發他們主動關心及參與社會事務。雖然把嚴肅的扶貧問題變成遊戲並非人人受落,但計劃的確成功抓緊千禧世代(八十及九十年代出生者)的生活習慣及喜好,推動了社交媒體上的踴躍參與。
社交媒體塑造世界公民
說到Global Citizen最著名的宣傳企劃,莫過於2018年女歌手Rihanna化身GPP環球大使,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點名邀請各國元首支持GPP的教育計劃,最終促成跨國會議,出席者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塞內加爾總統薩勒、世界銀行行長金墉,以及其他60名國家官員。
另外,亦有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諾貝爾得獎者馬拉拉,以及無數名人、國家官員等公開支持。據GPP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1至2017年間,Global Citizen計劃促成了350億美元的撥款承諾,當中100億美元已獲兌現,幫助全球約6.4億人。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專家Henry Jenkins指出,Global Citizen所推動的數碼社會運動(digital activism),正正讓關心社會議題、卻未必有明確方法和動力自己籌組計劃的年輕人,有開始參與的渠道。
作者為仁人學社特約專欄作家李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