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運動的好處毋庸置疑,但都市人總是欠缺動力。如何結合運動、慈善和利益,讓跑步變成一件更「有型」及有意義的事?Gene Gurkoff是馬拉松愛好者,面對朋友和家人愈來愈冷淡的籌款意欲,Gene靈機一動,創辦了手機應用程式Charity Miles,結合籌款者、受助機構及廣告商,建立一個跑步慈善社群,把汗水轉化成善款。

Charity Miles是以商業模式營運的免費手機應用程式,用家記錄步行、跑步、踩單車等運動之餘,更可累積里數、加入團隊挑戰,為自己關注的公益團體籌款。前兩者每英里(1.6公里)可獲商業贊助約2元,後者則可獲約0.8元。完成運動後,應用程式會顯示贊助商的廣告,並會把用家的付出量化成對社會的影響力,例如為美國愛護動物協會(ASPCA)籌款的5公里跑便可提供近8支貓隻疫苗。目前有跳繩、跳舞等使用手機感應器測量的運動,鼓勵大家以不同方式動起來,享受健康和行善帶來的雙重快樂。

馬拉松跑者 解決籌款煩惱

2002年Gene Gurkoff還是一名法律系學生,在機緣巧合下,為患有柏金遜症的祖父籌款而開始跑步,至今完成超過50場馬拉松。他由律師變身社會創新者的契機,亦是源於籌款的困難。第一次跑馬拉松的他,成功在朋友和家人間籌集到數千美元;但第二年再籌款時,發現大家的新鮮感減退,於是不得不更上一層樓,挑戰三項鐵人。雖然他對運動的興趣因此加深,但捐贈者疲勞,以及大家想支持不同慈善機構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方法。

雄心壯志的Gurkoff沒有打消為心儀慈善團體籌款的念頭,更積極投入演員米高霍士(Michael J. Fox)創辦的柏金遜基金會,擔任義務法律工作。當時仍停留在寫信募款、支票收取善款的他,留意到其他慈善機構開始利用各種科技,在網絡世界開展點對點籌款(Peer-to-peer Fundraising),並利用社交媒體及眾籌平台動員群眾力量。直到2007年第一部iPhone推出、2008年Android 和iOS的應用程式商店先後開張,他的創新方向逐漸明確,終在2012年推出手機應用程式Charity Miles,旨在聚集運動愛好者,吸引企業贊助。

運動社群 吸引企業廣告

應用程式的利潤來自商業贊助,但在大企業蜂擁而至前,首先要累積龐大用戶群。創辦人與拍檔先自掏腰包,以100萬美元作為善款基金。隨着業務漸上軌道,應用程式成功吸引一眾健康食品、體育用品,以至大型日用品牌,運用商業預算投入贊助,以此樹立品牌形象,更與目標顧客建立正面關係,創造雙贏局面。

Charity Miles對贊助商的最大吸引力在於其廣告平台的設計,除了有對準目標顧客(如有運動習慣人士)的廣告,品牌與用家的互動更提升至社會合作的層次,相對沒什營養、隨機出現的橫幅式廣告(Banner)或彈出式廣告(Pop-up),更能在顧客腦海留下良好印象,投資回報率(ROI)甚至可能比社交媒體廣告吸引。

另外,因為企業能具體衡量廣告成效,所以樂意動用商業預算,而不只是非常有限的企業慈善基金;加上在消費者愈來愈重視企業社會責任下,支持慈善和體育運動都是贊助誘因。

用家可以選擇的慈善機構,由成立初期的9個,增加至今天的42個,範疇涵蓋健康、兒童、動物、環境、教育、退伍軍人等。

不過,應用程式對受惠機構有嚴格篩選,並刻意保持在一定數量,確保每個機構都能獲取足夠資源和影響力。更難得的是,Charity Miles透過運動和慈善成功連結不同背景的人,在網誌和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共同目標 連繫各地民眾

3年來,創辦人Gurkoff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每天追蹤一位女士與狗狗散步籌款的分享,直至收到女士的電郵,才知道狗狗意外去世。

這對素未謀面的夥伴讓他忍不住哭了。對他來說,這就是Charity Miles社群的威力──讓同路人為自己所愛的人、所關心的社會議題,以及健康努力時,能互相鼓勵扶持。此外,亦有不少人以此挑戰慈善創舉,包括8個成功徒步跨越美國的用家,其中一個更是年僅11歲且患有一型糖尿病的男孩,完成了由佛羅里達到華盛頓州近7000公里的長征。

據Charity Miles的資料顯示,目前已有超過250萬美元捐予受惠機構,用家合共走了1600萬公里,足夠環繞地球400多次。在羨慕創辦人的成功之餘,他卻不忘提醒大家,改變世界往往由小事開始。「你不必辭職、成立初創企業才算有所作為。只要積極參與自己熱中的事情,並每天默默耕耘,必會一點一滴地影響人生。我在2002年第一次跑馬拉松的時候,遠遠想不到26.2英里的距離會引領我走上今天的社會創新之路。」

資料來源:

香港浸會大學 2018 調查 – https://bit.ly/2JbBLOL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亞太研究所 2015 調查 – https://bit.ly/2p2O9Y6

Charity Miles 網站 – https://charitymiles.org/

作者為仁人學社特約專欄作家李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