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建立雨傘下的新事物

一個世代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必定有一個過程,60年代是電動化,70年代是自動化,80年代是電腦化,90年代是網絡化。電腦與手機的普及帶出石破天驚的革新,成為21世紀新的政治及經濟模式的催化劑。我們也正好藉着香港「雨傘革命」的餘波來思考新世代如何安身立命。...

外包科企工作改變貧窮

Sama 是梵語平等的意思。美國出生的蕾拉(Leila Janah)創辦了Samasource,以公平貿易的概念,應用於外包(Outsourcing)的領域,讓窮人也能間接在世界大企業工作,慢慢走向脫貧之路。 蕾拉的爸爸從小就教她知道,所有人都應享有平等的機會與尊嚴。她能夠出身於中產家庭,接受良好的教育,每晚能享用豐富的食物,純粹是運氣。她也有可能如地球上其他幾億人一樣,沒抽中人生六合彩,而出生於貧民窟。她爸爸自小便灌輸她有責任去幫助比自己不幸的人,造就了蕾拉人生的核心價值。 單靠教育不能脫貧...

現代「花旦」 移風易俗

今天介紹的,有兩個主角。一是社會企業 「花旦」的創辦人羅琳(Caroline Watson【圖】),另外一個是今年到「花旦」當練習生的22歲大學生Vivien。「花旦工作室」(Hua Dan)是由一個在香港出生的英國人在北京創辦的一家社會企業。在羅琳眼中,花旦這個中國傳統戲劇的角色代表着有智慧,有能力及勇於接受挑戰的中國女性。 羅琳在香港長大及受教育,然後回到英國升讀大學,修讀Arts in Theatre Studies。她對「參與式戲劇」特別有興趣,覺得這是解放思維,促進溝通,激發潛能的最有效方法。 參與式戲劇模式經營...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不變則亡 丹麥風能巨頭「黑變綠」

作者:王海如 氣候議題雖然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但影響卻年年遞增,今年熱浪侵襲,極端天氣愈趨嚴重,似乎人類也去到了一個「Change or Die (不變則亡)」的時期。丹麥能源公司Orsted正是秉持這個格言,由出售石油及天然氣傳統「黑色」業務,改頭換面變成了一個綠色能源公司,除環保外收入亦增長兩成。 「Change or Die (不變則亡)」是不少商界領袖面對艱難時期時刻謹記的格言。日本知名休閒服飾品牌UNIQLO在2011年面對歐美競爭,經營受到巨大衝擊,當年其創辦人柳井正就在辦公室門外掛上「Change or Die...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公民參與 改變政府

美國有一群科技精英分子希望除了用投票權外,還用自己的專長來參與政府運作,冀令政府與時並進。 官民合作解決社會問題 柏珍妮(Jennifer Pahlka)在美國耶魯大學主修美國研究,與科技沾不上關係。她畢業後在三藩巿的非牟利機構工作了數年,再轉到一間展覽服務公司公作,一做8年,起初為網絡遊戲開發商籌辦展覽和雜誌,後來統籌「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