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社創群英 – 平權助弱系列

彰顯在社會爭取平等、公義與扶貧扶弱的人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獲獎環保杯 免吸管輕易喝珍奶

數年前,一股台式飲料的熱潮湧進亞洲各地,香港也不例外,除了傳統台式茶飲店,愈來愈多新式手搖飲料店舖也旋風式襲港,放眼街頭,途人手中一杯手搖飲品隨處可見。手搖飲料好吃、時尚、方便,一杯冰凍珍珠奶茶,一個即棄杯、一支吸管,一次性容器可以喝完丟掉,大受逛街的男男女女所愛。不過在熱潮背後,有部分人開始關注塑膠廢物問題,台灣兩名設計學生發明「FLOAT」,一個非常以人為本地設計了一個環保珍珠奶茶玻璃杯。 設計緊扣永續概念...

read more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韓手機遊戲連結虛擬實體森林

「風暴來了,可愛的樹苗寶寶正被黑色灰塵籠罩,怕得瑟瑟發抖……」以上是一個關於樹木手機遊戲(App)的描述,這看似與普通的手機遊戲無異,但有沒有想過它的遊戲內容竟然能夠連結現實,為環保出一分力。韓國大學生金亨洙(Hyungsoo Kim)和鄭珉哲(Mincheol Jeong)於2010年成立一間關注環境的社會企業──樹木星球(Tree Planet),主要透過研發以樹木為主題的手機遊戲,玩家可以飾演樹木英雄,線上植樹,遊戲方則會把資金贈予飽受沙漠化影響的地區作購買樹苗和僱用人力植樹之用。...

read more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教育革命翻轉大學

讀大學究竟是為了什麼?大學後的下一個階段就是投入社會,不少人希望找到一份高薪且體面的工作,平步青雲。即使我們不時控訴教育不公,期待着改變,但面對制度的框架,改革似乎仍然遙不可及。來自美國的Ben創立了一間新型大學──Minerva School,是其中一個顛覆大學制度的先鋒。 Ben...

read more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加國旅社推「負責任旅遊」改變世界

參加旅行團跟背包探險式旅行,兩件事聽上去好像背道而馳,但在外國其實是一盤風行幾十年的大生意。總部設於加拿大的G Adventures成立近30年,以小眾旅行團的方式,結合背包旅遊、深度探險、為本地社區做好事等元素,由一人公司起步,如今已成為一間擁有超過2200名員工、每年服務15萬名旅客、涉足超過100個國家的業界領頭羊。 G Adventures由現齡51歲的華裔加拿大人布魯斯(Bruce Poon...

read more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牛油果核再生 替代即棄膠飲管

牛油果是近來火熱的「超級食物」,更有說只要把牛油果切片蘸上豉油芥末,味道便活脫脫成了三文魚刺身一般,但除出果肉滋味好營養高外,其果核近年更研發出可製成「牛油果核飲管」,為全球減塑出一分力。這個本來是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學學生蒙基亞(Scott Munguía)的專題研習題目,後來他成立企業Biofase,趕上走塑熱潮,矢志替代即棄膠製品。 大學專題研習變創業起點...

read more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網」羅人才 南非青年就業路開

「失業」一詞總是與諸多負面的事情相聯繫:貧窮、動亂、偷竊、犯罪等,但也是需要迫切解決方法的社會問題。在南非,青年人的失業率一度高達53%,有研究估計,這一代有40%人永遠無法獲得穩定工作。 擁有紐約大學碩士學位的Nicola Galombik同是南非人,她生長於優渥的家庭環境,深深愛着這片土地的人民,希望盡一分責任改善南非青年的命運。她因而創辦了平台Harambee Youth Employment Accelerator,致力通過數據和創新的方式,打造務實、可執行、系統性的解決方法,改善青年失業的問題和挑戰。...

read more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非洲藥物驗證系統mPedigree重塑信任

買了假貨,除了令人憤怒外,有時甚至生死攸關。發展中國家充斥假貨,但他們面對的不單止是冒充名牌,而是偽造藥物。受害者往往無法有效辨認藥物真偽,引致全球每日約有 2000人因誤服假藥而死。來自加納的社會創業家Bright Simons想出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他創辦了mPedigree,要求生產商標籤藥物,再讓顧客用手機辨別貨品的品質,協助多達一億用家免受假藥禍害。 遏校園欺凌到社會創業 Bright...

read more

【信報專欄:社創群英】日永續商品店 謝絕衝動消費

我們身處一個急促的年代,生活節奏快、汲取資訊快、消費購物更要快。每日被廣告包圍,購物變成一種美好幻想,但產品質素、設計好用或耐用與否似乎不再重要。日本有間商店完全逆潮流而行,它沒有耀目的店面(甚至有點像倉庫),店舖多數位處較偏僻的地段(讓人要花點時間才能到達),更沒有自己的產品(是一堆看似沒有規則的品牌),但這家店旨在叫客人認清自己的需要,在極低消費意欲的環境體驗產品、理性購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