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人為什麼要生存?」不單是哲學家才思考的問題;

百歲人生有什麼意義?需要每一個人自己去回答。

幸福不是必然的,要將長壽化作幸福也得負出很大的努力,再配合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才有機會達致幸福。(Shutterstock)

 

Lynda Gratton和Andrew Scott的著作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Amazon)

 

今天向大家推薦一本書: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London: Bloomsbury,2017),作者是兩位倫敦商學院的教授,分別是經濟學家及心理學家。中文版譯作《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8)。

 

筆者打算用五篇文章來介紹這本書:

一. 解迷篇──解開關於百歲人生的一些迷思
二. 審時篇──分析不同年紀所處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三. 度策篇──探索眾多策略的利與弊,包括財務策略
四. 摸石篇──歸根究柢不同階段都要摸着石頭過河
五. 收成篇──百歲人生能否種出善果

 

 

 

首先,讓我猜測你的年紀。文章標題是百歲人生,什麼人會被這個題目吸引?

估計不是百歲或接近百歲的人士, 因為他們未必會有興趣在網上讀文章.

估計也不是年輕小伙子 (二,三十歲), 因為他們很可能覺得百歲太遙遠.

會否是三十至五十歲事業正處高峰的人士? 有可能, 但機會也不大, 因為他們可能以為這篇文章是討論接近百歲的人如何生活, 暫時無暇兼顧.

剩下最大可能的, 應是五十至七十的人士.猜中的機會應該很大.

假如你真的是五十至七十歲, 這本書毋容置疑會給你很多的啟發, 甚至會改變你未來的生活方式.

祇不過, 這本書的特點, 是不單適合五十至七十歲人士閱讀, 而且對其他們年紀的讀者 (包括二十到五十歲)同樣會帶來極大的衝擊及啟示. 你讀畢筆者這系列介紹文章, 肯定會推荐這書給你較年青的朋友或親人. (筆者一個五十五歲的朋友, 讀畢這書後馬上送了一本給他二十五歲的兒子).

事實上, 雖然這書對所有二十至七十歲的讀者都有重大啟示, 年紀愈輕的讀者, 震撼及收獲卻愈大.

 

一. 解迷篇──解開關於百歲人生的一些迷思

 

一些難以抹殺的事實

世界各地幾乎無例外地一般人的壽命皆有延長的趨勢。

隨着科技的發展,醫療衛生的改善,工作性質的演變,生活習慣的轉化,人類壽命比上一世紀有顯著的上升。過去200年,平均每10年便增加2歲以上。

今天,一個出生在經濟發達國家的孩子有至少50%的機會活到105歲,與之相比,如果這個孩子出生在一個世紀以前,他活到105歲的機會還不到1%。

如果你現在20歲,那麼你會有50%的概率活到100歲以上;如果你現在40歲,你有50%的概率活到95歲以上;如果你現在60歲,你有50%的概率活到90歲以上。

去年香港更成為全球最長壽的地區:

2017年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和地區

這些都是平均數字。至少有三個因素對個別人士有重要影響:財富、健康,以及在高齡時期的活動。

一般而言,收入較高或財富較多的人士,由於食用及醫療會相對較好,工作上體力長期操勞較少,很大機會比低收入人士壽命更長。

健康狀況以及有否長期病患肯定對壽命當然有重大影響。

此外,高齡時期的心態及活動亦是左右壽命長短及質素的關鍵條件。總的來說,假若在高齡階段(如退休後多年),仍然熱心參與一些自己充滿熱枕的事務,不但精神有所寄託,更會感受到人生意義,不知不覺中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總之,對大多數人來說,壽命是肯定一代比一代延長了,但究竟是禍是福還是未知之數。

 

是禍是福?

很多人會認為,壽命延長了應該是福吧,為什麼會是禍?

根據這書作者的分析,情況並非這麼簡單。

首先,幸福不是必然的,要將長壽化作幸福也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再配合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才有機會達致幸福。

所謂禍,是指挑戰。長壽為人生不同階段(不單是老年)帶來眾多的新挑戰,包括很多是世界各地第一次出現的挑戰(例如終生學習,事業迭換,延後退休等),不少是在人生較早階段便要面對的挑戰,任何選擇及結果都會為後來階段帶來重大的影響。

 

以下是作者列舉的一些挑戰:

1. 財力不足應付長壽需要

根據作者的分析,即使在經濟發達國家,假若把養老階段(意指退休到終年)的費用維持在最後月薪的50%,大多數的受薪階層人士將不夠財力應付長壽的需要,要不就是退休後繼續工作,或是降低生活水平。

2. 一生中出現多個重要過渡

在二十世紀,一般人的一生主要有三大階段:求學、工作、退休,其中經歷兩多重大過渡。時至今天,這個三段式人生已不再適用。在百歲人生的世代,每個人將經歷更多階段,因而有更多的過渡。每一過渡都牽涉不同的準備,多類的可能性,任何選擇都會對日後階段有重大的影響。

3. 退休年齡後還需工作

由於要應付財務上的需要,絕大多數人都需要在退休後繼續工作,而且愈長愈好。只有大富大貴或高薪人士才可倖免。現在愈年輕的,例如預期超過百歲壽命的,工作至70、80歲幾可斷言,除非在年輕的時候維持較高比例的儲蓄。

4. 科技及社會變遷衝擊所有行業

雖然預計更多人有財政上的考慮需要退休後繼續工作,但他們能否找到適合的工作卻是一個疑問。首先,科技日新月異,機械人及人工智能的發展一日千里,很多今天存在的行業及工作,在未來會出現天翻地覆的轉變。新的工種不單只是新,而且會應用最新的科技。年紀長的人士,是否能適應這些變化及要求實是未知之數。

5. 終生學習談何容易

「做到老,學到老」本來已經是耳熟能詳的諺語。後來又有終身學習的說法,現在又出現了終生學習一詞。其實,意思都是差不多。只是有一個深層性的差別:終身學習可以說是一種人生態度;終生學習則是一種絕對需要。終身學習是可做可不做;終生學習則是非做不可。

6. 非物質資產的投資

這書的一個重要啟示,是大部分人都可能沒有足夠的養老金去應付長壽的需要。但作者亦強調,即使有充裕的財政能力,也並不足夠,必須同時投放資源及精力,不斷創造非物質資產。其中包括三大類:

有創造收入能力的知識及技能;
活力資產──即健康及社交能力;
一種新型資產「轉型資產」(transformational assets),這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意指百歲人生的人士,由於一生中增加了很多階段,每一次的過渡都牽涉不少的準備、選擇及平衡得失,在極多變數的環境下作出重要抉擇,這需要一種特別的心態及能耐,才能成功轉型。

7. 化健康為無價寶

能否想像一個人百病纏身而又長命百歲?不是無可能,但絕不好過,簡直是煉獄。不單自己受苦,親人及照顧者同樣也會苦不堪言。要能夠享受百歲人生,先決條件就是身心健康,即體魄健康及心靈健康。這些無價寶不是輕易得來,需要從年輕的日子便養成所需的心態、習慣、紀律及生活方式。

8. 人脈關係的經濟與精神價值

百歲人生,當然不可能孤獨渡過。在人生不同階段,都要建立超越家庭的不同人際關係,這些網絡不單有精神價值,更有經濟價值。精神價值是指友情、伴侶、互相關懷、照顧、分享等;經濟價值是指發掘就業機會,創業夥伴或資金的來源,甚至遇到經濟難關時的救命符。在百歲長征的最後20、30年,這些人脈關係更顯得難能可貴。

9. 與僱主若即若離

百歲人生中一個差不多是必須的指定動作,就是在一般接受的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可能性當然很多,有些人會創業、轉行、當顧問、教書等。本書的啟示:最好的退休工作(起碼最開首的幾年),是繼續為原有僱主服務,設計及協議一個新的工作崗位,縮短工作時間,但繼續發揮你的專長,包括多年來累積的經驗及網絡,薪金當然會降低(即使接近半薪也值得考慮),讓你開始享受半退休生活,但維持一定的收入,又有空間讓你探索其他可能性。

10. 對政府又愛又恨

想像一下:一個社會中大部分人有機會長壽百歲,政府會有什麼角色?退休年齡,退休保障,醫療衛生,長者照顧,持續教育,企業退休政策,公積金政策,長者貧窮問題,有關父母供養的稅務安排等等,都與政府政策有關。但是,各國政府正忙於應付各種不同的挑戰,鮮有餘力來思考及策劃關於百歲人生的議題。日本是個例外,可能是因為人口老化問題已逼在眉睫。《百歲人生》一書出版後不到一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便成立了一個高層次機構來探討有關政策,名稱就是“Council for the Design of 100-Year Life”,其中一項最早的建議,便是大幅度提高長者照顧者的待遇。這書的作者很現實,建議讀者一方面積極參與政策的討論及倡議,但同時不用寄予厚望,因為政策的醞釀曠日持久,爭議甚大,倒不如自力更身,自求多福。

11. 如何善用天賜的長壽

生活在21世紀的人,相比於上一個世紀,壽命長了20、30年。算這是天賜的長壽吧!如何好好地運用這些額外的歲月,是現代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當然,人們可以不加理會,依然故我度過一生。但《百歲人生》一書帶出了一個重要信息:能夠活到百歲只是一個可能性,需要在人生不同階段做足準備才有機會實現,這額外的20、30年是周詳計劃及不斷探索的結果,得來毫不容易。既來之不易,便值得特別珍惜。「人為什麼要生存?」不單是哲學家才思考的問題;百歲人生有什麼意義?需要每一個人自己去回答。

接着四篇,將更深入探討這些問題。

 

跳至其他篇章


 

二. 百歲人生與你:審時篇

 

退休的時間性及形式,都可以有眾多選擇。例如提早退休,一段時間後再就業或創業;也可以延遲退休,增加創造收入的時間;又可以半退休,進可攻,退可守。

在討論與預期壽命不斷增長的話題時,最常見的經濟議題是財政支付國家養老金的不可持續性,發達國家尤其如此。(Pixabay)

〈解迷篇〉之後,緊接的兩篇與大家探討審時與度策。

審時的時,是指時代。 《百歲人生》一書中提到四個時代。 第一個是指三大階段人生的時代。 這個時代正在消失中,但仍潛移默化地支配着很多人的思想。

另外的三個時代由三個不同年紀的人做代表,分別出生於1945年、1971年及1998年。

三大階段人生

二十世紀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人生只有三大階段:受教育、就業、退休。 在一般預期壽命只有70左右的年代,這個三大階段的現象彷彿是順理成章,無可厚非。

時至今天,當不少人的預期壽命可達100的時候,三大階段的安排是否仍然適用?

例如,增加了20,30年壽命,應該用作延長退休抑或就業的時間?假若是退休,養老金會否足夠應付這額外的開支?假若部分是就業,是否意味要延遲退休?

三大階段人生另一個重要假設,是單向性的發展方式:先受教育,然後就業,最後才退休。

大多數人都遵從這些階段順序,好像沒有什麼選擇及其他可能性。公司和政府也不需要應對人們各式各樣的需求。因此,所有組織機構的選拔,培訓和升遷策略都建立在三大階段人生的基礎上。

由於只有三大階段,人生似乎就只有兩個重要過渡。一次是從求學完成到就業的過渡;另一次就是從就業到退休的過渡。

 

多階段人生的序幕

邁向百歲人生,最大的轉變可能就是多階段人生的出現,再不局限於三大階段。

受教育的時間可以延長,而且不必集中在最早階段。工作了一段時間,亦可以再次求學。即使在退休前或後,重新受教育亦並非不可能。

就業的時間很可能會加長,但不一定需要持續不斷。可能性甚多,夾雜求學或退休皆可。在較長的工作歲月裏,一生可以有不同的職業及事業,包括創業,重新打工,甚或再創業。

退休的時間性及形式,都可以有眾多選擇。例如提早退休,一段時間後再就業或創業;也可以延遲退休,增加創造收入的時間;又可以半退休,進可攻,退可守。

總之,百歲人生毋需再受三大階段的束縛。三大階段變成眾多階段,而且不是單向發展。此外,由於出現了多個階段,過渡的次數也大大增加。每次的過渡都需要周詳規劃,準備及部署,因為選項眾多,而且任何決定皆可能影響深遠。

 

另外三個不同的時代

交代了三大階段的背景及轉變後,我們現在可以探索另外三個不同的時代。

《百歲人生》一書中用三個人物來代表三個不同的年代。

  • 傑克(Jack)──1945年出生
  • 吉米(Jimmy)──1971年出生
  • 簡 (Jane)──1998年出生

為了方便比較及分析三個時代的挑戰,作者先列出一些基本假設,包括以下數項:

一、養老金

所指的是一個人停止工作之後用以維持生活的收入,包括來自政府、僱主、個人積蓄或任何其他收入。作者假設養老金不少於最後月薪的一半。以這個水平來估計這三個不同年代的人什麼年紀才可退休,以及在就業期間每月要有多少儲蓄方能達致。

二、儲蓄收益

這是指長期投資的回報率。這是個非常重要且具爭議性的金融話題。 變數固然很多,包括風險偏好,以及低風險資產與高風險資產的組合等。由於其中一個作者是經濟學家,對這個問題頗有心得。最後假設這三人漫長一生中的實際平均投資收益率為3%。

三、年收入增長

隨着年齡增長,人們的工資也會增長。但收入的增長不是穩定不變的,經濟衰退時,收入甚至會下降; 經濟好景或職位大晉升時,工資會大幅增長。綜合各方面的考慮,作者假設他們三人每年平均有高於通貨膨脹比率4%的速度穩定增長。

四、退休年齡

作者假設這三人都希望在65歲退休。

在這些假設下,讓我們看看他們創造的人生。

傑克(Jack)創造的人生

傑克出生於1945年,1962年17歲時高中畢業,20歲完成了大學教育。他開始就業時,發達經濟國家正處於所謂黃金時代,就業機會眾多,企業欣欣向榮。

傑克是一名職業生涯很成功的工程師,並逐步晉升為一名高級管理人員。40多歲後,情況開始有些轉變,沒有那麼一帆風順。 不少發達經濟國家受到了全球化、新科技,以及經濟衰退的衝擊,他多次失業,不得不接受工作調動,轉過幾個行業,但總的來說他的職業生涯是不錯的。

他的家庭結構非常傳統,妻子負責照顧兩個小孩,並做了幾份兼職,但傑克一直是家庭的經濟支柱。

傑克在62歲時退休,2015年遺憾去世,享年70歲。

傑克的財務狀況如何?答案是:非常好。

在經濟發達國家,傑克這一代人受益於三個不同的養老金資助來源:國家養老金、企業養老金,以及自己的私人儲蓄。他所需要的最後薪金50%養老金的組成,五分之一來自政府,五分之二來自企業,另外的五分之二來自私人儲蓄。他每年需要存下收入的4.3%作為養老金之用。

傑克的另一個優勢是他工作了42年,退休8年,所以他有5年多的時間為每年的養老金存錢。

考慮到傑克的預期壽命及他從政府及僱主的資助,傑克的三階段人生從經濟角度來說可謂運作良好。

在未敘述吉米所創造的人生前,讓我們看看正在發生的一些轉變。

Pay As You Go與老年撫養比率

在討論與預期壽命不斷增長的話題時,最常見的經濟議題是財政支付國家養老金的不可持續性,發達國家尤其如此。大多數富裕國家都有一個名為「賬單到期即付」(Pay As You Go)的國家養老金計劃。根據這個計劃,目前的稅收被用於支付當前的養老金。

問題是:人們的壽命延長了,但出生率卻愈來愈低。出生率下降時,勞動力亦會減少,退休人士卻不斷增加。這些趨勢造成的結果是稅收減少,但養老金支出增加。如果養老金政策不變,那麼公共財政支付養老金的安排會難以為繼。

當前日本正是面對這個嚴峻問題。 老年撫養比率(Old Age Dependence Ratio)是指退休年齡人數佔就業人數的百分比。

在1960年,日本每10個勞動力就要撫養一個養老金領取者,即老年撫養比率為10%。換句話說,就是10個勞動力分擔了一個長者的養老金費用。到2015年,這個比率會增加到50%;2050年,更會達70%。這意味着每10個勞動力要撫養7名養老金領取者。

在這樣的趨勢下,目前的計劃顯然是難以維持。賬單到期即付計劃在設計上實際考慮的是傑克這代人。但時至今天,繼續沿用這類計劃,顯然再不合時宜。這書作者直言這已變成金字塔式騙局,與龐氏騙局或馬多夫騙局無異。

當然,很多政府很早便意識到這一點,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扭轉這一局面。最常見的做法,便是一方面提高退休年齡以增加稅收,同時減少養老金的可申領時間,並將養老金更多地給予低收入及少資產者。

企業養老金消失更快

全民性的養老金改革是緩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投票人口高齡化,令到養老金改革的阻力愈來愈大。相比之下,企業的養老金計劃卻在快速變化。 像政府的養老金計劃一樣,企業的養老金計劃費用高昂,大多數公司都不擅於此。而且壽命延長使企業養老金計劃成了沉重的財務負擔。

結果是:此類計劃數量急劇下降。

例如,1987年,英國私有企業養老金計劃中有810萬名成員;到2011年,這一數字已下降到290萬。在美國,企業養老金計劃僱員人數從1983年的62%下降到了2013年的17%。此外,即使是那些仍然運作的計劃,也有很多降低養老金額度以維持財務穩定。

時至今天,企業養老金計劃稀缺,國家養老金額度減少,帶出了一條簡單而強烈的訊息:儲蓄的負擔正在愈來愈多地轉移到了個人;倚賴政府及企業作為養老金主要來源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

吉米(Jimmy)創造的人生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吉米的人生。他1971年出生,預期壽命為85歲。吉米在1992年大學畢業,打算工作2036年,退休時65歲。

像傑克一樣,他希望養老金等於最後薪金的50%。然而,我們發覺他和傑克有一大分別,那就是他無法獲得企業養老金。儘管我們上面提到的全民養老金改革已經展開,但暫時來說對吉米未有影響,他繼續獲得等於他最終薪金10%的國家養老金。

下表顯示吉米因應退休的財務需求。

吉米每年必須存下收入的17.2% 作為養老金(相對於傑克的4.3%),才可在65歲退休,以最後薪金的50%維持退休後的生活。

與傑克另外一個不同之處,是吉米工作44年(傑克42年),退休年限為20年(傑克8年)。 所以傑克的工作年限與退休年限之比大約為5:1,吉米則是接近2:1。

每年為養老金儲蓄17.2%是一個很高的目標,發達國家的一般受薪人士很少在個別一年會有高達17.2%的儲蓄率,更不用說每年了。 在英國,2000–2005年,儲蓄率最高的年齡組別是50-55歲,而他們的平均儲蓄率只有其收入的5.5%。

不管你生活在哪一個國家,17.2% 的儲蓄率都是頂高的。 還得要注意的是,這只是為養老金的儲蓄,不包括購買房子、汽車、子女升學、應付突然需要等的儲蓄。

簡而言之,對吉米來說,要在65歲退休,維持養老金價值相當最後薪金的50%,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

當然,吉米也有其他選擇。 他不必在65歲退休,可以延長工作年限以減低財務負擔。 他也可以65歲甚至更早便退休,但需要進一步提高儲蓄率,或降低養老金金額(如變為最後薪金的40%或20%)。

總之,吉米應早點為自己策劃,愈早愈好,因為明顯地退休年紀、養老金金額、儲蓄率三者關係微妙,相互影響。 更重要的是,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可能導致吉米對三大階段人生的基本反思。

簡(Jane)創造的人生──三大階段人生的崩潰

簡出生於1998年,她在2016年慶祝18歲生日,並期待自己的預期壽命可達100歲。簡的預期壽命比吉米多15年,直覺上很明顯的是,三階段人生和65歲退休超出了她的財務負擔範圍。如下表所示,簡要每年儲蓄25%收入來實現養老金達到最終薪金50%的目標。

 

 

一輩子維持這麼高的儲蓄水平是難以實現的。 而且這僅僅是支付養老金所需的儲蓄水平,還未有計及簡可能需要償還的貸款,例如大學學費等。 這裏還假設簡可以繼續享受政府提供的養老金,佔總數的五分之一。 在簡的百年人生中,這類養老金肯定會有變革,假如終止的話,儲蓄率將會需要在30%以上。

值得留意的是,假若簡在65歲退休,她將會有35年的退休生活,與44年工作時間相當接近。 35年時間如何運用?

有很大的可能性,她會延遲退休,多做工作5年?10年?20年或更長?全部都可能。 但她會做什麼工作?能做什麼工作?當時的就業情況會是什麼模樣?科技發展又會對工作的性質及形式有什麼影響?簡有否能力去參與這個勞動市場?她是否需要投資在自己身上掌握新的技術及能力?

更深層的問題是,簡應該如何反思她一生的階段?三大階段的想法及做法是否要拋棄?每一階段是否要重頭部署?分成更多小階段?放棄單向式的發展?即是說,求學一段時間後工作,工作一段時間後再求學。 即使工作與退休的關係也可以靈活安排。 退休前的學習亦可能為退休後工作發揮積極作用。

可以想像,簡的人生會有更多大大小小的過渡,每一次都會有很多選擇以及挑戰,所有決定又會對人生以後的階段有可大可小的影響。

以上勾劃了四個不同時代的景象及挑戰,下一篇將探討一些策略性的問題。

 

跳至其他篇章


 

三. 百歲人生與你:度策篇

 

我們通常需要先有無形資產才能創造有形資產;在不同階段我們又需要投資部分有形資產去創造無形資產。如果不作出這些投資,往往便不能進一步擴大有形資產。

百歲人生漫長過程中,我們得兼顧開發及維護有形及無形的資產。(Shuttershock)

 

本篇探索不同時代的策略。

首先,讓我們列舉一些共通的策略。

從上面所介紹三個不同時代的人生中,有幾點是呼之欲出的:

1. 百歲人生對絕大部分人都會加重了財務負擔,首要任務是準備足夠的養老金。

2. 養老金的主要來源將會是私人儲蓄,無法再倚賴政府及企業養老金。

3. 必須打破三大階段人生的觀念,自我創造多階段縱橫穿梭的人生。

4. 要準備會延遲退休,起碼不要奢望65歲便開始退休。

5. 就業時間肯定會增長,但關鍵的是找到什麼工作,既有尊嚴又有合理待遇的工作可遇不可求。

6. 無可避免地要不停學習及進修,這些活動不會集中在人生的早期,而會在不同階段中反覆出現。

7. 百歲人生中將會有多次重要過渡,每一次都是充滿變數及挑戰,任何抉擇都會影響深遠。

8. 要享受百歲人生,長期的身心健康異常重要,否則一切都是徒然。

在未進一步討論任何策略之前,先讓我們了解一下「無形資產」的意義及重要性:

《百歲人生》一書的作者,用了一個專章來介紹這種資產,章名就是「無形資產篇:專注無價之物」(Intangibles: Focusing on the Priceless)。

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金錢確實很重要,但金錢本身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賺錢是為了獲得可以用錢買到的東西。對大多數人而言,美好的人生需要獲得家人的支持,結交優秀的朋友,掌握過硬的技能和知識,還要有健康的身心。這些都是無形資產,在創建高效的長壽人生時,它們無疑與財務資產一樣重要。

但這些無形資產並非獨立於有形資產,它們在有形資產的增長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兩者互相促進。舉個例子,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能和知識,我們的職業和收入潛力可能非常有限。朋友也是如此,擁有一些理解並支持自己而且知識淵博的朋友,對優化轉型和擴大職業選擇至關重要。如果你身體不好或者家庭生活不幸福,那麼這種壓力會大大降低工作生產率、同情心和創造力。因此,無形資產是長久和高效生活的關鍵──無論是作為目的,還是對有形資產的投入。事實上,一個美好的生活需要兩者兼顧。兩者之間要達到平衡和協調。(《百歲人生》第101-2頁)

道理可謂異常簡單,但實行起來卻絕不容易。

不錯,百歲人生漫長過程中,我們得兼顧開發及維護有形及無形的資產。我們通常需要先有無形資產才能創造有形資產;在不同階段我們又需要投資部分有形資產去創造無形資產。如果不作出這些投資,往往便不能進一步擴大有形資產。何時作出投資?投資在什麼的無形資產?會有什麼回報?都需要我們作出平衡及判斷。

 

無形資產三大類

所謂無形資產,主要包括三大類:

  • 生產資產(Productive Assets)這些資產可以幫助個人在工作中更有效獲得成功,從而增加個人收入。知識及技能顯然是這類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 活力資產(Vitality Assets)概括地說,這類資產關乎精神和身體的健康與福祉。它包括友誼,積極的家庭關係和夥伴關係,以及個人身心健康。豐富的活力資產是美好人生的關鍵組成部分。
  • 轉型資產(Transformational Assets)在百歲人生中,人們將經歷巨大的變化和多次的轉型。這些轉型資產是指對自我的認知與反省,接觸及構建不同網絡的能力,對新經歷的開放態度,以及在不確定的環境下作出抉擇及承擔後果的魄力等。在三大階段人生中,這組資產的利用相對較少,但在多階段人生中,它將變得至為重要。

在三大階段的人生中,生產資產主要是就業前的教育,例如大學學位、專業資格、專門技能等。在多階段的人生中,為了準備轉型或是增加收入,可能要獲得新的生產資產,例如新的專業知識、技術、資格、經驗等,形式可能是業餘進修或是脫產學習等,所需費用,時間及投放的精力差異很大,效果及作用亦往往事前難以準確預測。而且會在人生不同大小階段中多次出現。

活力資產看上彷彿是較軟性的資產,較難準確衡量或量化。活力資產主要包括兩大部份:身心健康及人際網絡。把它視作為資產,是因為它也是需要投資才能創造出來。身體及心靈健康,都需要刻意關心及採取行動才能維持在良好狀態。人際網絡包含家庭,朋友,同事,興趣小組,專業或行業網絡,社交媒體網絡等,全部都需要心思與時間來建立及維持。

對很多人來說,轉型資產是個陌生的概念。在多階段人生中,會出現更多轉型的機會,但不是每一次都能被充分掌握。事實上,每一個機遇都會帶來挑戰,需要思考,準備,制定策略,與配偶商議或爭辯,與熟悉的工作及生活方式訣別,向不明朗的未來邁出一大步。凡此種種,每一次的轉型都需要有莫大的勇氣及魄力。英文用上了Transformational一詞,正是想突出它的轉化能量。

 

吉米的有形及無形資產

吉米生於1971年,他預算自己工作到65歲左右便可退休。他大學畢業時獲得了計算機學位,這是他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從財務角度看,他和許多人一樣,要償還學費和生活費積累下來的債務。

大學畢業後,他比較容易找到工作,加入了當地的一家中型信息技術公司(TransEx)。接下三年中,他開始償還債務,但還未有準備買房子。

26歲那年,吉米跳糟到了一家大型零售公司Smartbuy的IT部門任職。這家公司僱用850人,是吉米的前客戶。他現在管理一個12人的專業團隊。他在30歲的時候,晉升為經理,負責四個不同地方的技術團隊。這段時間每兩週要出差兩三天。

吉米在Smartbuy的管理階梯逐步爬升,開始增加儲蓄,並計劃買房子。

由於市場競爭愈來愈白熱化,公司決定考慮將一半的信息技術支援工作,外判給印度孟買的公司,吉米負責與印度的供應商進行談判,並探訪了孟買的外判公司兩次。

這一切都很順利,但到了39歲,吉米失業了。外判談判非常成功,公司決定將整個信息技術後台搬到印度,這超乎了吉米的估計之外。突然間,他需要找尋另一份工作。時間是2010年,世界仍處於2008年銀行崩潰的陰影之下。很多公司都凍結招聘工作。吉米發覺要找到一份能夠提供與以前待遇相若的工作絕不容易。

經過深思熟慮及平衡各種因素後,吉米決定做一個自由職業者。在接下來的兩年,他包裝自己成為一名獨立的信息技術專家,以小時計算薪酬,通過過去在行內建立的關係來推銷自己的服務。

這是個大膽的嘗試,也是個艱難的時期。他和妻子都已經停止了儲蓄,並不得不重新把房子按揭貸款來幫補家庭開支。

2012年,市道開始好轉,企業開始恢復招聘。吉米向30多家公司作出申請,最後獲得了離家400英里的信息技術咨訊公司SPG工作的機會。獲得這份工作令他感到異常興奮,因為薪金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可以開始償還按揭貸款,並再次進行儲蓄。但是,他必須舉家搬遷到工作的城市。

吉米現年41歲,剛在新公司上班,便獲得加入高層管理隊伍,負責領導一個15名信息技術顧問組成的團隊。

不過,吉米在這家公司工作很辛苦。高層管理團隊之間競爭激烈,辦公室政治無日無之,每周都要匯報收入及銷售情況,工作壓力比以前所有的工作都大得多。

2021年的吉米:年齡50歲,發現自己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技術世界中,他的技能愈來愈過時。也因此注意到,他在工作中愈來愈多被邊緣化。他意識到他沒有足夠的儲蓄讓他可在65歲退休。

2031年的吉米:60歲,財務投資和無形資產的不足使他愈來愈擔憂自己的未來。雖然最近的儲蓄改善了他的財務資產狀況,但他仍然沒有足夠的錢支付50%的養老金。此外,他發現政府提供的養老金已被削減;而且在2034年,全民退休年齡將提高到70歲。他的無形資產也耗盡了。由於缺乏對學習及教育的投資,他可以用來謀生的技能嚴重衰退,他發現自己不得不找一份所需技能低,工資也低的工作。

2041年的吉米:現年70歲的吉米發覺要找一份有尊嚴而待遇不差的工作已經是緣木求魚了。他索性不再做全職工作,選擇性地接一些差事來增加收入。他要進一步縮減日常開支,已停止了多年的出外旅行似乎是一去不復返了。

以上的情境設想當然祇是《百歲人生》的作者虛構出來,但卻非只是憑空想像,而是有其客觀依據。作者還畫龍點睛地說:

「吉米對他周圍的現實變化視若無睹。他沒有暫時停下來對即將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反思,也沒有積極地對未來做出規劃。」(156頁)

吉米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絕對可以。在書中作者勾劃了一些其他可能出現的情境設想,發人深省之餘,肯定會對讀者有很大衝擊,建議大家親自去咀嚼好了。

 

簡的人生情景設想

簡出生於1998年.

2019年: 簡20出頭, 她知道自己有可能擁有百歲人生. 她的選擇很多, 可以馬上就業, 或是繼續求學, 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 增加生產資產.

簡大學畢業後, 決定去長途旅行. 在這一階段, 她的資產不多, 亦沒有甚麼負担, 樂於從事輕鬆的活動. 這是一個探險旅程, 沒有特定目的地或對象, 到了一處再決定下一站. 當她在全球旅行時, 遇到了許多不同的人, 並開始廣泛建立朋友網絡, 為她的轉型資產打下強大基礎.

她特別喜歡阿根廷和智利, 在途中刻意學習拉美文化. 為了加強自己的語言能力, 她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時, 參加了一個為期三個月的課程, 令她在大學時學過的西班牙語能力大大提升, 她沒有預料到, 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會在日後大派用場.

簡一直喜歡烹飪, 著迷於拉丁美洲的街頭美食. 她在網絡彈出窗口看到了工作機會, 興奮地想到她可以把這個主意用到 <彈出式>的宗教節日上. 由於她的西班牙語講得不錯, 聯系了幾個城市的節日組織者, 開始在網上做起生意來, 雖然賺的錢不算多, 但足夠支付住宿開支.

2026年的簡: 快30歲了, 她說服了幾個朋友一起創業. 她冒的第一個大險是組織了幾場大型街頭宗教節目. 由於反應良好, 業務穩步發展. 她現在的挑戰, 是把生意的財務走上正軌. 就在這時, 她認識了Sam, 對經營彈出式活動很有心得. 她們決定擴大融資. 剛巧這時眾籌市場已相當成熟, 她們的計劃獲得很大的支持. Sam 又教她如何做出一個真正充滿活力和激動人心的在綫展示, 令她的每週博客吸引了大批愛好者.

漸漸地, 她的宗教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人的關注, 開始建立起一個高度活躍的在綫社區. 簡發現在芬蘭及韓國都有很多追隨者, 並且在參觀當地的節日時渡過畢生難忘的美好時光.

 

轉型的挑戰

2033年的簡: 已經35歲左右. 她現在的選擇是甚麼? 自大學畢業以來, 簡在不知不覺間進行自我認知及探索. 她正在更多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喜歡做甚麼. 她有時會担心自己會做出日後會後悔的決定, 但她對自己滿懷信心, 繼續豐富那些可以拓寬世界觀的經歷.

簡至今並未有刻意創造有形資產; 這是大力投資無形資產的時期: 創造選擇, 增強技能, 建立網絡, 提高聲譽. 在這階段, 她用自己的新技巧賺足夠的錢來過樸實的生活, 並使自己遠離債務.

她至今最顯著的成就, 是在網絡上建立了聲譽, 讓很多人都知悉她的創意及在創新業務的成就. 對簡和她的同齡人來說, 在網絡上取得一席位以及構建起的人際關係與她的學歷一樣重要. 在這段期間, 簡有許多男朋友, 但她沒有對任何一個作出承諾, 她想確保自己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

簡知道,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 她非常需要鞏固她的財務資產. 她強烈地感到了自己真正擅長是甚麼, 最想做甚麼, 可以做甚麼. 就在這個時候, 一家知名的食品公司(EatWell) 聯系了簡, 探討她加入的可能性. 他們認為簡是一位在食品和娛樂行業有豐富經驗的人, 交際網絡異常廣闊, 並且洞悉客戶需要, 還有過創新的業績紀綠. 公司的營銷主管看了簡的網站, 對她把樂趣和食物揉合在一起的方式十分感興趣. 他們熱衷於增強在綫經營能力以及在世界各地策劃食品活動, 因此希望邀請簡加入他們的團隊.

憑借在創新和直接與客戶接觸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簡能夠通過協商獲得良好的起薪及合理高級職位. 在這一點上, 簡與一般大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公司的不同.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是很多公司在聘請人才時已經有所改變, 他們更清楚誰是公司‘生態系統’裡的人, 他們會從網絡上物色他們的對象.

簡第一次成為大企業的成員. 35歲才去適應企業文化並非易事, 尤其是過去自己創業時活動空間廣闊得多. 她對公司的官僚作風及冗長決策過程感到厭煩, 但也慢慢適應過來. 她知道做這個職位主要目的是甚麼, 除了在更大的平台上發揮自己過去的技能和經驗外, 亦希望爭取機會鞏固財務資產. 因此, 她還主動承担了幾個可以大幅度提高收入的海外派駐工作.

對簡來說, 在EatWell 工作的十五年, 是有形資產累積的黃金時期. 但與此同時, 她繼續打造無形資產. 她把自己從一個創業者重新塑造為企業界獨當一面的人.

她不斷拓展企業知識和專長. 她意識到過去在拉丁美洲的經驗剛好讓她可以有力地在一個議題上發聲: 可持續發展. 她用公司的身份參加了一個為期三天的研討會, 接觸到不少來自其他大公司及NGO的代表, 從他們身上獲得很多啟發, 亦發掘了不少商機. 所以在進入了EatWell 的第二年, 她提出了一個計劃,與位於亞馬遜的團隊合作,開發新的食物口味.這是個難度甚高的計劃, 關鍵在於能否說服一大批的志願組織無間地合作.成功的話, 一方面可以創造出嶄新的食品系列,另方面亦會在可持續發展上作出突破.在簡的努力下, 計劃逐步展開, 並取得不錯的成績. 她也撰寫了關於可持續供應鏈的博客文章,並在不同的會議上發表講話.

 

簡的活力資產又如何?

她繼續與眾多友人保持著穩固友誼.確保與童年和早期旅行時認識的朋友保持聯系, 她在社交網絡上的專長令她做起來事半功倍. 她和許多這個年齡的女性一樣,延遲了結婚及生育的時間. 她現在已經35歲,她可以感受到生物鐘滴答作響. 雖然人的壽命延長了,沒有証據表明女性的生育年齡會被推遲. 簡的一些朋友在25歲左右時凍結了她們的卵子. 簡沒有,現在她要解決她的個人問題了. 她在巴西的旅行中遇到與當地NGO合作的Jorge.他對可持續發展充滿熱情, 兩人展開了一段浪漫的愛情之旅. 37歲的時候, 簡生下了女兒莉莉, 兩年後生下兒子卡洛斯.

2041年的簡: 在15年艱苦但成功的工作生涯之後,簡開始對她的公司感到沮喪. 她已經升到了高級管理層,但隨著新的CEO的到來,她感到意興闌跚,所以她在熱切地探索新的選擇.

現年45歲的簡辭職了.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她還未找到新的工作.她面臨一個重大的關頭.她有很多選擇.她可以重新創業,亦可以加入另一家企業,也可以留在家裡照顧兒女.最後她決定繼續打工,但轉換到另一個行業.為了創造較高的收入, 簡決定成為一個獵頭顧問. 當聯系這個領域的人時,她意識到自己有商業經驗,又有廣泛的網絡,但對人性洞察力始終有所不足.所以,她決定接受再教育,加強她的生產資產.在接下的兩年中,她參加了一系列在綫課程,又攻讀了一個大學學位–職業心理學. 這讓她在獵頭公司謀到了職位,在TalentFind 任職.

簡的獵頭顧問生涯始於48歲.雖然是全新的行業,但簡有毅力鑽研,不恥於下問,在接下來的15年間,換了幾次工作.這是她真正專注於積累有形資產的階段.到60歲時被物色為一家大型獵頭公司的執行董事.不過,她知道她正在摧殘自己的活力資產,而且沒有進行任何補充.她工作辛苦,常常出差,有時一個月中有一兩個星期在外地,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及伴侶.

2068年的簡: 她在財務上獲得了成功,有形資產確實積累起來,但在過去20年的艱苦工作中,她和朋友見面的時間愈來愈少,與伴侶的關係緊張,身體健康也開始惡化.她覺得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花一點時間在自己及家人身上.這時,她真正需要補充她的活力資產.孩子們現在已經長大(正在處於探險階段), 這是和Jorge 共享時光的完美時刻,所以70歲的他們再次出發旅行去了.

2070年的簡: 並沒有停下來.她樂於繼續工作,但不希望工作責任太繁重,或時間太長.她擁有多元的朋友和熟人網絡,沒有花多長時間就組合了幾個可以帶來足夠的收入來維持家庭生活開支, 也令簡感興趣和興奮的項目,包括:每星期為一個國際慈善機構工作一天; 在一家地區性的零售公司担任非執行董事; 為一個政府機構每兩星期提供一天的義務服務.

 

小結

本篇的標題是 ‘度策’,意思是探索策略.現在嘗試做一小結.

提起策略(Strategy),就會令人聯想到這名句:

“If you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going, any road can take you there.”

(假如你不知道目的地,上那一條路都可抵達)

不同的策略,就是不同的路.假若你不知道目的地為何,選甚麼策略都沒有多大分別.

但是百歲人生有何目的? 在本系列的第五篇<收成篇>將會作深入討論.現在就假設人生(無論長壽與否)可以有目標,策略的制定及選擇就會有意義.

假設你會同意百歲人生可以有這樣的目標:

“我希望我能夠盡情享用我的百歲人生”

“我希望我和我的配偶可以在不畏匱乏的環境下渡過晚年.”

以下的一些策略大致可以派得上用場:

  1. 放棄人生祇有三大階段的想法及做法, 另行設計你自己多階段,非單向性發展的人生.
  2. 在不同大小階段中, 都要悉心照顧有形及無形資產的積累及保存. 從長遠來說, 有形與無形資產是相輔相成的;但在特定的時段,它們卻可能是互相制約甚至產生矛盾的.
  3.  在無形資產中,特別需要重視轉型資產的開發.隨著階段的數目增多,轉型的次數也會更多.轉型資產是新生事物, 既無標準統一的做法, 又不是可以通過課程或書本來掌握, 況且人人的處境及條件各異, 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獨特的方法來創造及應用這資產.
  4.  隨著男女日趨平等, 雙收入家庭愈來愈普遍, 人生規劃必須要配偶共同參與, 不分彼此,共同進退,有時要角色轉換,互補長短. 既增添了複雜性及挑戰性,但若協調得宜, 本身便是難得的活力資產,何況更可以運用各自擁有的資源及網絡,海闊天空.

總之,人生不是一個邏輯系統,也不是一張資產負債表,百歲光陰是天賜的,但能否把它化成為有意義的人生便得看人們各自的努力.

下一篇,讓我們摸著石頭來探索百歲人生.

 

 

跳至其他篇章


 

四. 百歲人生與你:摸石篇

本篇的目的,就是提醒讀者,無論你現在什麼年紀,你都可以重新思考你的人生旅程,摸着石頭去探索,去冒險,去找出路,自己創造你獨特的人生旅程。

 

謝家駒希望大家讀罷故事後,有很大的衝動,馬上去記下自己的摸石旅程。(Pixabay)

 

百歲人生是一個摸着石頭過河的長途旅程。

可以肯定,每一個人都要用自己的手去摸石頭,沒有人可以代勞。本篇的目的,就是提醒讀者,無論你現在什麼年紀,你都可以重新思考你的人生旅程,摸着石頭去探索,去冒險,去找出路,自己創造你獨特的人生旅程。

《百歲人生》一書帶給你什麼啟示?

你讀過前三篇後,可能對下列幾點有共鳴:

1. 不要低估百歲人生的財務負擔,大部分人(包括所謂中產階級)都可能沒有足夠的養老金去無憂無慮地享受百歲人生。筆者停止為收入而工作已18年,本來自信有足夠的養老儲備度過餘生。讀了《百歲人生》一書後,如夢初醒,現已決定由今年起繼續創造收入,以防萬一。

2. 要有心理準備需要延遲退休,假若你有機會活到90開外,工作到70、80歲一點不為奇。你的問題,不是你願意不願意這個年紀還工作,而是你能不能找到你想做的工作。

3. 漫長人生中你要準備至少一半時間用來創造無形資產,即:生產資產,活力資產及轉型資產。特別是轉型資產,對大部分人是陌生的東西,你可以馬上審視一下這方面的資產。多次轉型是勢所必然,即使在60歲以後仍然如是。每次轉型都充滿變數,既有機遇,也存在風險。

4. 在不同階段中,要善於運用無形資產來創造有形資產。

5. 你和你的配偶是同在一條船,很多重要抉擇都要一起策劃,一起冒險,一起承擔後果,一起享受成果。

話雖如此,往往知易行難。筆者經常到新西蘭旅行,聽過一個故事可圈可點:

話說一位老人家,行將就木,他一生做了很多好事,連上帝也留意到,於是派了一個天使來問這位老人家有什麼心願,讓他離開塵世前把它實現。老人家想了一想便說:「我希望可以建一條橋連接澳洲及新西蘭。」天使聽後,面有難色,然後說道:「這條橋會很長,要用很多鋼筋水泥,又會破壞海洋生態,你有沒有一個簡單一些的願望?」老人家再想了一下,說:「那麼你幫助我了解我的太太吧!」天使的回應是:「好了,你希望大橋上有多少條行車綫?」

6. 最弔詭的地方,是無論你做什麼,如何做,做得多好,最終的結果也很難預料。摸着石頭的心理狀態,到最後一刻仍應用得着。

 

筆者的摸石之旅

在前三篇中,筆者引用了《百歲人生》一書中所提供的人性化例子:傑克、吉米及簡。在本篇中,筆者打算用我自己的心路歷程與讀者探討摸着石頭過河的苦與樂、得與失、夢想與現實、反省與前瞻。

筆者作此嘗試,其實是戰戰兢兢的。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展示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摸石歷史。讀罷筆者的故事後,希望你有很大的衝動,馬上去記下你自己的摸石旅程。

 

小學階段的無形資產

我1948年出生,今年剛巧70歲。父母都是逃避戰亂由大陸來港的難民。我是戰後在港出生的第一代。有七兄弟姊妹,排行第二。

我相信自己是本地人中上過最多小學的紀錄保持者:一共九間。

由於家庭多變的關係,童年時期經常搬家。每次搬家都要轉校,有時還要留班或插班,其中還包括五兄弟姊妹同時在澳門寄宿兩年。因此之故,小五前已經讀過九間小學。最後一間是高主教書院小學部,小五時進入,後來升上中學部,到中六才離校。

我小時已經常向人說,我的基礎教育異常鞏固。沒想到這竟然是我最早期的無形資產。還記得小三的時候,我的鋼筆字已經比班主任寫得更好。她還要我替她寫其他同學家長手冊上的評語。小五那年,已不能忍受作文科的苦悶,開始作起詩來。不過老師不鼓勵我這樣做,說詩詞已無實用價值。

由於小學及中學大部分時間都是超齡生,很輕易便能應付學校的功課。初中的時候,已閱讀很多的課外書,包括《史記》、《戰國策》、《唐詩三百首》、《三國演義》、巴金的《家》、《春》、《秋》、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還有一本差不多像電話簿那麼厚的《世界文化史》。這些閱讀,令到我的語文能力大大提升,中學階段已開始能寫文章在報刊上發表。

高中的幾年是另一個飛躍:參加課外活動。本來參加課外活動並無什麼大不了,但我的特別之處,是從無到有地創辦了多個學生組織,包括中文學社、學生報、學校交通安全隊、體育協會(下設七個不同運動的分會)等。當時的校長目睹這一切也大為震驚,他還留意到我不單創辦組織,還懂得物色接班人來領導它們。這段日子是領導能力的最佳鍛練。

 

學生運動的磨練

1971年,我進入了中文大學,修讀經濟學及社會學。一年級下學期便當選了崇基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基本上,大學頭兩年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學生運動上,積極參與當時風起雲湧的「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反貪污,捉葛柏」、「保衛釣魚台運動」等。那時我們舉行的「示威」,只是在維多利亞公園內的草地遊行一段路,但已經被警察強力驅散,還會拘捕示威者。

這兩年參與學生運動最大的收穫,便是暴露了自己的無知。記得有一次隨香港專上學生聯會赴曼谷出席亞洲學生運動會議,會上大多數的議題我都不大了了,小組討論時更屢出洋相,不少議題不單難以表態,很多時問題所在也弄不清。那次的外訪對我簡直是當頭棒喝。

由第三年開始,我專心讀書,有一種強烈的逼切感,要好好地運用寶貴的兩年來充實自己。結果出乎意料地,畢業時獲得甲級榮譽。

這個意外的成績令我畢業後的抉擇增添了變數。本來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升學,但現在多了一個選擇。我可以出來工作,亦可以在本地大學讀研究院,也可以到外國升學。

 

負笈英倫

最後決定了到英國留學,但有一大難題:經費何來?由於家庭環境不好,我必須有獎學金才能成行。但獎學金的來源不多。最大機會是英聯邦獎學金,但需要畢業後一年才可申請。我不想白白浪費一年時間來等候,而且也未必一定成功。我記得在大二那年,曾經獲頒一個獎項「論文創作獎」,曾與捐出這個獎項的老人家有一面之緣,於是膽粗粗地寫了一封信給他,講述我的情況及願望。結果他馬上約我見面,並當場應允資助我留學英國。於是我有機會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學系進修,第一年獲得碩士學位,三年後獲得博士學位。

 

謝家駒當時獲資助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學系進修,第一年獲得碩士學位,三年後獲得博士學位。(Wikipedia Commons)

 

取得了博士學位之後,就要面對另一轉型抉擇。當時有三個可能性:在大學謀取教席、往商界發展,以及加入公務員行列。我很快便決定不考慮當公務員,因為覺得與自己性格不適應;在大學做教研工作,非我的首選,但可以不妨一試。商界更天空廣闊,但我恐怕我的學歷沒有多大用場。

當時的決定,是首先嘗試申請大學工作。結果很快便發覺此路不通。原來幾間主要大學有關學系的決策者,對我在學生時代的活動仍然有深刻印象。其中一位教授的說話我至今仍然記得很清楚。他說:「社會科學有很多不同的理論,有些當權者喜歡聽,有些不喜歡聽。」可謂可圈可點。我亦覺得,既然如此,亦非我可以長留之地。

於是,我刻意向商界謀出路。這確實也是不容易。有什麼公司會對一個拿着三個社會科學學位的人有興趣?

顯然我的生產資產派不上用場。我於是在香港大學工程學院修讀了一個為期一年的兼讀證書課程,掌握工業工程學的知識。工業工程學是眾多工程學科中最接近社會科學的一門新興學問。結果畢業考試獲得優異成績。

 

勇闖商界

皇天不負有心人,獲得這證書後不久,果然讓我找到製造業的就業機會──香港南順集團。入職時的職位是人事經理,不到一年更兼任工業工程部主任。南順是當時少數有規模的製造商。我的所學可以盡情發揮。當時世界正出現日本管理熱,我在南順的生產車間嘗試推行來自日本的品質圈制度,為香港首創,成績斐然,後來更獲推廣至其他公司,甚至服務行業及政府部門。幾年後,香港品質圈協會成立, 我被選為創會會長。

在南順的工作讓我初次累積一些有形資產。工資仍然很低,也談不上有什麼積蓄。購買房子仍是很遙遠的事。但至少證明我在商界有發展空間。

工作兩年後,又要面臨另一轉型抉擇。我雖然在公司做得不錯,又為最高管理層所賞識,但在經理會議上,我經常發覺其他經理口中的很多術語我聽不懂,不是他們故意用jargon來為難我,而是我對很多基本管理術語缺乏了解。反省到我雖然有三個學位,但沒有一個是跟管理學有關的。當時在盤算,我如何才可以有一天能領導這班經理。結論是:我需要集中學習管理,最簡單的方法是修讀MBA課程。

當時在香港,修讀MBA的方法很多,好幾間大學都有兩年制的全日課程,但需要辭掉日間工作。亦可以修讀三年制的兼讀課程,日間可照常工作。不少朋友都用這個方式來讀取這個學位。不過,我發覺很多人這樣縱使拿到學位,但其實所學到的東西不多,我不願意這樣做。

最後決定再赴英國,在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修讀12個月無暑假的全日制MBA課程。這是英國三大MBA課程之一,而且是唯一可以在一年內完成的。

從課程質素及時間長短的考慮,是最適合我的要求,但費用卻十分高,因為當時剛巧是戴卓爾夫人大幅增加海外留學生學費的時期,一年的MBA學費高達4000英鎊,我讀碩士及博士的時候每年僅250英鎊。況且,先前有獎學金,現在卻要自費,而且還要中斷工作一年,全無收入。現在回首看來,當時的決定有點匪夷所思,有形資產微不足道下,但卻願意投資去創造另一無形資產。

 

馬莎百貨與瑞安集團

12個月的MBA課程,異常緊湊及具挑戰性,每天上課四小時,小組討論及習作三小時,自修備課三小時,每周五天從不間斷。另外每兩個星期交一篇論文,基本上沒有周末休息。校方稱之為地獄式訓練,既因為是把兩年的課程濃縮為一年,亦想反映實際商界的分秒必爭。雖然辛苦,但慶幸參與這個課程,因為與一般兩年,三年制的MBA課程確有天淵之別。

在課程中接觸到馬莎百貨的案例,驚為天人。因為有很多啟示值得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參考,包括香港及中國大陸。於是忽發奇想,要寫一本書來推介馬莎的經驗。馬上展開搜集資料,兩個月後已經發覺有足夠資料寫成專書,而且決定先以英文來出版。我寫了一封信給馬莎的董事會主席 Lord Sieff,告訴他我有這個意圖,他是個傳奇人物,而且聽說所有來信都會在三天內回覆。我果然在第五天便收到他的親自回信,表示很歡迎我的計劃,並提議我前往公司位於倫敦的總部一個月,實地了解公司的運作。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於是通知校方我會缺課一個月,不等待收到回覆已啟程前赴倫敦。

長話短說,我最後寫成了一本專書,書名是Marks and Spencer: Anatomy of Britain’s Most Efficiently Managed Company,1985年在英國牛津由Pergamon Press出版,後來由友人馮培璋翻譯成中文。在香港及北京由商務印書館分別以繁體字及簡體字出版。翌年,莫斯科一家出版社購買了版權,在蘇聯出版了俄文版。這也算是無形資產吧!

這年在英國還有一段插曲。

還有三個月便修畢課程時,突然收到了香港瑞安集團羅康瑞主席的信件,表示希望和我通電話。我認識羅先生是因為他曾經邀請我到瑞安集團介紹南順品質圈的經驗。後來他知道我到了英國進修,他便設法和我聯絡。我當然馬上和他通電話。他寒喧幾句便立即進入正題,問我完成MBA後有何計劃,我說未有,他便邀請我加入瑞安集團,結果就是一個電話便決定下來,連職位及待遇都未有提及。我回港後便在瑞安集團上班,一做就做上十年。

 

十年之癢?

在瑞安集團服務的十年,是難能可貴的經驗。十年間,我做個七個不同的職位,涉及的範圍包括人力資源、機械管理、集團行政、室內設計、海事工程、資訊服務、主席助理等。總的來說,我的領導及管理能力可以盡情發揮,亦協助了集團成為本地以管理質素見稱的華資公司。

這段時間中,我的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都有顯着的增長。特別在有形資產方面,起碼能在香港樓價還未起飛的時候買到了不錯的房子,這在香港是最重要的有形資產。

無形資產方面,亦有很大的進帳。由於集團重視員工培訓,所以不會感到只是貢獻所長而沒有自我增長。反之,集團為每一員工都提供大量機會,不斷增加能力及實踐鍛鍊,本領與日俱增。

本來,我覺得我會在瑞安集團一直做到退休。最後選擇離開,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有三個。

謝家駒在香港樓價還未起飛的時候買到了不錯的房子,這在香港是最重要的有形資產。(亞新社)

 

首先,我加入集團不久,香港便進行《基本法》的諮詢工作,集團主席羅康瑞先生全情投入,而且愈做愈積極,貢獻亦很明顯。但對集團業務發展來說,肯定有所影響。羅先生一直擔任主席一職,但集團第二把手在十年間卻換了四個。

第二,我在集團工作的第九年,有機會參加了一個五天的領導培訓課程,茅塞頓開之餘,簡直是脫胎換骨, 在課程評估表上我寫上:「這個課程將改變我的一生」。當時也不知會如何改變我,後來辭職後才反省到它的關鍵性。

第三,是創業的衝動。當然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有深層動機的。這和有形資產有關。在大集團當高層管理,其實已有助累積有形資產。但始終都是受薪階級。創業不一定成功,但有機會大大改善有形資產。事實上當時身邊不少同事及朋友,對創業都很有興趣,但不一定有信心及勇氣去嘗試。

我最後選擇創辦自己的管理顧問公司K K Tse & Associates,和我在瑞安的經歷有很密切的關係。當時的瑞安集團光是在香港已有超個4000名員工,期間曾經多次聘請國際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協助改善公司的運作及業務策略,費用是離奇的高,但效果卻接近是零,而且屢試不爽。我每次都有機會親身參與,也很不明白為何外地出類拔萃的管理顧問在香港華人企業不能發揮作用。我說的「衝動」,就是覺得可能我可以做得到。

創業之旅

1992年,44歲,我獨資創辦了謝家駒管理顧問公司,專注把外國(主要是西方和日本)的管理方法通過本地演繹來改善華人企業的管理質素。

當時有不少人以為我是「公司醫生」,其實絕對不是,這反映出一般人對管理顧問的誤解。我絕大部分的客戶都是相當成功的本地企業,就是因為他們成功,所以他們的競爭對手都是世界頂級公司,因此他們特別感覺到不斷改進的需要,也因為如此才願意聘請管理顧問。

這段時間對我的有形資產的累積最有幫助。創業第一年,我的目標是達致收支平衡;第二年,我希望淨收入可以與我打工時的年薪相約;都做到了。第三個目標就較進取,希望公司的年度稅款超越打工時的年薪。結果不到五年亦做到了。

我覺得自己創業算是成功,不過,工作的滿足感卻不高。我和我的顧問團隊確實能幫助到客戶改善業務,生意亦蒸蒸日上,但卻感到意義不大。我們的價值就是協助客戶賺更多的錢。有些客戶明知他們的顧客並不真正需要他們的產品,但因為要不斷增加銷路,公司才可以增加收入,所以他們便千方百計去創造需要,無所不出其技,這基本上就是資本主義企業的寫照。我一邊做,一邊滿腹疑惑。

 

提早退休

2000年,52歲,我決定提早退休。把公司結束,鼓勵各顧問同事自己創業,自己遠離商界。

最初幾年,沒有什麼計劃,十足是無所事事。算是給自己一些空間,清一清腦袋,享受人生。我和太太到處旅行,周遊列國,特別喜歡新西蘭,去過20、30次。沒有考慮移民,也沒有買屋,只是去享受當地寧靜、樸素的環境。

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當地最負盛名的社會企業家Vivien Hutchison。第一次接觸到這個無聲的革命。原來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的企業家,通過企業與市場來改變世界,與一般的企業家有天淵之別。

這令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坐井觀天」的真義。我有相當的學歷,又在大企業及商界打滾多年,亦曾遍遊世界四大洲,但竟然不知道有社會企業家的存在,何異坐在井底的青蛙?

痛定思痛,馬上惡補認識社會企業家這個現象。另一個轉型的可能性漸漸浮現。

2007年,我成為了香港第一位Ashoka Support Network的成員。Ashoka是一個美國組織,是在支援社會企業家的工作中,全球最早、最具規模及最負盛名的機構。加入了這個組織之後,先後邀請了十數位國際知名的社會企業家來香港介紹他們的經驗。「黑暗中對話」的Andrea Heinecke便是其中一位,結果催生了該企業在香港生根。

海闊天空

2008年是我人生新階段的開始。全程投入香港及內地社會創業的發展。不少人對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業都認識不多,即使有些認識,也很多時不知兩者的分別。回顧起來,我最大的貢獻是突出了社會創業的重要性。

2007年6月開始,我便編輯Social Entrepreneurs Newsletter的《e-Newsletter雙周刊》,每期三頁紙,十年如一日,至今已出版180多期。

2008年,與一班熱心人士,創辦了Hong Ko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orum (社會創業論壇)。同年,與張瑞霖一起創辦了《黑暗中對話(HK)有限公司》。

2010至2016年,擔任香港政府《社會企業諮詢委員會》成員。

2012年,與蔡美碧女士聯合創辦《仁人學社》,培育社會創業者。

2013年,創辦《社企投資會》,為社企提供融資。

2017年,與三位友人,聯合創辦《夢創成真》,一個新穎的社會創新平台,面積14000方呎。

10年間,編寫了12本關於社會創新的書籍,發表了40多篇文章。

2017年,《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推選我為「華人探險家」,表彰我退休後的所作所為。

未來履歷

2018年初,我寫下了我的《未來履歷》 (Future CV),勾劃出未來五年我希望取得的成就,廣泛與友人分享。難得之處是在未知悉《百歲人生》一書之前已寫下。現在看來,我似乎又開展人生的另一階段,面對另一個轉型。

難得今年70歲,我打破了一直以來不搞生日會的慣例,將會在年底開一個派對,目標賓客70位,其中40位是社會創新的明日之星,30位是平日與我並肩作戰的各路人馬。我希望通過這生日會,他們可以加深了解,創造更多優秀成績。

我更希望他們對「生日」改觀,這是我送給所有賓客的一句名言:

“Stop counting the years, and start to make the years count.”

你的摸石故事

現在我邀請你分享你的摸石旅程,我相信一定會很精彩,至少是獨一無二。何況,你和我的故事還未完結,更精彩的可能還未出現!

 

跳至其他篇章


 

五. 百歲人生與你:收成篇

 

百歲人生能否種出善果?

百歲人生是21世紀才在人類歷史中首次出現的一個勇敢新世界,對個人、企業、政府及社會上不少觀念及制度都會帶來巨大的衝擊及挑戰,關鍵是我們如何作出回應,與及是否及時懂得回應。

 

百歲人生看似是天賜的,但活到百歲只是個可能性,能否達致,就要看個人的造化。(Pixabay)

本篇的標題是收成篇,副題是:「百歲人生能否種出善果?」

這就帶出了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的問題。假如你不相信人生有意義的話,什麼收成或善果也無從說起,亦毋需討論。

但是究竟人生有沒有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假如你百度一下這個題目,你會發覺很多人也問這個問題,而且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以下是一些看法:

  • 為活而活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
  • 人生本身沒意義,你賦給它意義便有意義;
  • 也許人生的意義就是無悔此生;
  • 人生意義就是幸福快樂地過一輩子。

很多人發表意見,這本身就反映出很多人關心及思考這問題,但當然沒有標準答案。

 

假如你在Wikipedia搜尋”The Meaning of Life”,你會發覺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哲人智者探討這個問題,分析及論述的層次顯然高得多,但結論一樣是莫衷一是。

 

作出選擇要承擔後果

我們不妨換一個方式來看這個問題,請嘗試回答下列問題──真的,請盡量問心無愧地回答這些問題:

  • 你八歲的子女問你:「人生有什麼意義?」
  • 你中了獎券的頭獎,得到一大筆獎金,你打算將一半捐出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你會如何評定哪些是有意義的事?
  • 你不幸患上絕症,只有半年壽命,你希望好好地運用這些時間,你會選擇做什麼?

我們又不妨設想下列的情境:

  • 大敵當前,國家淪陷危在旦夕,你會否冒生命危險參軍抗敵?為什麼?
  • 你有經濟條件舉家移民到海外定居,你會否作此決定,最重要的考慮是什麼?
  • 你所處的社會面臨眾多社會問題,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你會如何自處?主要考慮是什麼?
  • 你是一名傷殘人士,既無謀生技能,又備受社會歧視,對親人是沉重負擔,也沒有知己朋友。生無可戀,你會否結束自己的生命?主要考慮是什麼?

以上的問題,當然也沒有標準的答案,你可以不回答,但如果你回答的話,你的答案就反映出你的選擇、你的價值觀念、你的個人取捨。別人難以說你是對或錯,但你自己要承擔抉擇的後果。

以上的討論,是想說明人生有否意義,確實沒有人可以代你回答。

 

網上很多人問過人生有沒有意義,但當然沒有標準答案。(Pixabay)

百歲人生》一書的啟示

《百歲人生》一書並沒有直接談論人生意義的問題。但以下四個方面的討論都與這問題有點關係。

一、長壽可以令人們對社會多作貢獻

兩位作者認為,一般人有點意外地壽命長了20、30年,這可以令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為所處的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他們觀察到,一直以來不少人在退休之後,都會想辦法回餽社會,但是時間未必很長,現在百歲人生在望,他們可以拿出更多時間去思考,計劃及執行他們對社會的貢獻。

從人類演化的角度來看,在初民階段時,人類每天都為生存而掙扎,即是每天都在「工作」,沒有所謂教育或退休,亦沒有人有閒暇去思考人生有否意義的問題。

直至農業社會的來臨,生產盈餘首次出現,一個極小數目有閒暇又有智慧的人開始思考人生意義的問題。這也是人類有異於其他動物的分水嶺,人作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我們能作自我反省,思考我們為什麼會存在。

在長期的農業社會演進過程中,絕大部分人終身的活動,仍然是為了生存而工作。所謂教育也不是一個人生階段,亦未有出現退休這現象。

工業社會的出現,才慢慢催生了教育作為一個準備工作的階段。正規的教育時間逐步延長,「退休」這個概念亦只在20世紀初才生根。漸漸形成三大階段的人生觀。

即使在工業社會初期,思考人生意義仍是少數人的專利。但是,隨着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高等教育的逐漸普及,傳統觀念的演變,宗教力量的日趨式微以及世界不同宗教的交流及相互影響,以及閒暇的普及化,愈來愈多人開始自我反省人生的意義及目的。他們通常不會像哲學家一樣有系統地去探索、分析及論述,但他們會採取適合自己思維能力的方法去尋找答案。

百歲人生的出現,令更多的人有時間,有能力,有動機去思考這個問題。

關於動機,《百歲人生》一書的分析可謂可圈可點。

首先,百歲人生看似是天賜的,但活到百歲只是個可能性,能否達致,就要看個人的造化。

其次,要充分享受百歲人生,需要長期的策劃、部署、準備,以及貫徹的執行。

再者,百歲人生中,肯定會有多次的轉型,每次都會遇到莫大的挑戰及出現艱巨的過渡,不單需要勇氣及毅力,更關鍵的是你會問自己:「是不是真的要進行?」這時你便要清楚反省及確定你的價值及意義所在,否則你不會排除萬難勇往直前。

所以,你會有很大的動機去思考你的人生意義。亦因為這樣,長壽會令更多人探索對社會多作貢獻。

 

愈來愈多人開始自我反省人生的意義及目的。(Pixabay)

 

二、在不同階段都會面對人生意義問題

百歲人生會令更多人思考人生意義的問題,包括年輕的人。事實上,《百歲人生》一書強調指出,在百歲旅程中,並不會只在退休階段才探索人生意義,而是在不同階段中都會面對這個議題。特別是求學階段,會出現重大變化。

正如就業階段會很大機會延長一樣,對大多數人來說,求學階段亦很可能會擴大。而且不單是年期的增加,而是在內容及形式上會有突破性發展。其中一個日受歡迎的形式,就是所謂「探險期」。這是指正規教育之外的一種個人探索,通常包括時間相當長(如半年到一,兩年)的遠程旅程,在一個或數個陌生的國家生活,其中可能到處遊覽、工作、打散工,學習當地語言,或當義工等,各適其適。

探險期的作用是讓年輕人擴闊眼界,接觸不同社會、文化、價值觀,從而更了解自己喜歡什麼、嚮往什麼、追求什麼。這對每一個人塑造自己的性格,價值,以至人生意義都會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可以預見,百歲人生中,愈來愈多人會把求學階段不再局限於獲取學歷或專業資格,而將之擴大為探索人生價值的準備。

這種探索不會一蹴即至,而是會貫徹到漫長人生不同大小的階段,特別是每次醞釀轉型的關鍵時刻,個人的價值及人生目標都會成為重要反省的對象,或要修改,或受肯定,或要放棄。

 

三、探索「可能之自我」(Possible Selves)

《百歲人生》一書提到一個頗新穎的概念Possible Selves,故且翻譯作「可能之自我」。

百歲人生是一段很長的時間,每個人都會在不同期間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眾多角色的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你不會被第一個角色支配終生。另一個好處,是你可以選擇你的角色。基本上,每一次轉型都會碰到同樣的情況:若是轉型成功,新的角色是什麼?

亦因為如此,轉型過程中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加強自我認知。現在的我有什麼不足?為什麼要轉型?我會轉成什麼樣子?現有的我有什麼不應改變?為什麼不應改?假若這些也改變了我是否仍然是同一個人?

就在加強自我認知的過程中,很大機會會反省到自己的價值觀及人生目標。這些當然也可以改變,但你可以有意識地去選擇,什麼該變,什麼不該變。通常只有在重新肯定了自己的價值觀及人生目標後,轉型才有意義,同時你才會有強烈的動機及動力去進行。

你會告訴自己,有些東西是不變的──我仍是我──但其他卻可以放手去變。只有這樣,你才不會感到隨波逐流,讓外在環境支配了你的命運。這就是發現「可能之自我」的意義所在。

 

四、生命影響生命  

在《百歲人生》一書中,作者多次提及到「典範」(Role Model)的作用。他們指出,百歲人生始終是新生事物,並沒有太多前人的經驗可以給人們作借鏡,但是漸漸地,我們會聽到其他過來人的故事,他們的想法,做法及結果,可能帶給我們莫大的的啟示。這些典範中,會有很多令人感動,令人嚮往的事蹟,反映出當事人的價值取向及人生目標。他們並不一定成為我們模仿的對象,但肯定會給予我們衝擊及啟發。

英諺說得好:”The world is not made up of atoms, it’s made up of stories.”這也許是生命影響生命的至佳詮釋。

 

影響我生命最重要的人

如果你問我的人生意義為何?我不懂得以一句話來回答。但我可以與你分享兩件事:一是哪些人的生命影響了我的生命;二是我打算未來做什麼,行動勝於言語。

以下是影響我的生命最重要的四個人。

 

海哲信無權無勢,與友人一起成立了一個組織關注新西蘭的高失業率。

Vivien Hutchinson(海哲信,新西蘭人)

他是新西蘭最負盛名及影響力的社會企業家。最顯著的貢獻是在降低失業率。他特別具感染力的地方在於他的工作方法。

30多年前,新西蘭的失業率奇高,徘徊於15至20%之間,是當時社會的頭號問題。政府亦高度關注這件事,曾委任一個層次極高的委員會,集合政界、商界、學界、社福界的精英來謀求對策。委員會大張旗鼓開展工作,用了兩年時間寫成一本厚厚的報告書,但實際卻全無效果。

海哲信無權無勢,與友人一起成立了一個組織關注這個議題。用今日的術語,可以算是一個Think and Do Tank,既有智庫的功能,亦直接推動及執行所作的建議。他們把重點放在個別大小城市的身上,因為每個城市都有市長,他們比中央政府更強烈感受到失業問題的困擾,亦可以更靈活地調動當地資源推行改善方案。

海哲信主編一份定期的刊物Jobs Letter,推介解決失業的種種可行方法,並每年舉行市長大會,分享經驗及心得,集思廣益合力探討適合各地運用的改善措施。最高峰的時候,95%的市長(超過100名)都參加了會議,所作的決策及效果,比中央政府所構思及推動的更為有效。

有一次,澳洲一位國會議員慕名而來,以觀察員身份出席市長大會,目睹海哲信主持討論及促導決策的過程,印象深刻而驚訝。事後他問海哲信用什麼身份來做這件事,海哲信道: ”Citizen”(公民)。

這就是我最欣賞他的地方。很多事情只要有能力、策略及勇氣,都可以挺身而出去創造突破,不必要計較名義或身份。

 

德爾頓所接觸到的所有社會企業家,都在發展事業的過程中,感染到一大批創變者。

Bill Drayton(德爾頓,美國人)

德爾頓是愛創家(Ashoka Innovators for the Public)的創辦人。

該組織是全球最早支援社會企業家的美國機構。做法異常創新,在世界不同國家物色當地最有潛質的社會創業者,都是已有相當成績但有機會擴大規模及成效,選他們為Ashoka Fellows,向他們提供三年基本生活開支,同時調動各方面的專長,資源及網絡,協助他們加速成長。

1982年至2018年,已推選了超過3500名Ashoka Fellows。

200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一份新的期刊Innovations,邀請德爾頓總結多年來推動社會創業的經驗,他以Everyone A Changemake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s Ultimate Goal為題來寫這篇文章,可謂異常貼切。因為他所接觸到的所有社會企業家,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在發展事業的過程中,感染到一大批的創變者(Changemakers),意指那些有勇氣及能力去推動變革的人。任何社會企業家的成就,都是與創變者的數目有直接關係。

 

Jay Coen Gilbert、Bart Houlahan、Andrew Kassoy是B Corp倡議者,旨在為資本主義重新定義。

Jay Coen Gilbert, Bart Houlahan, and Andrew Kassoy(B Lab的創辦者,美國人)

B Lab在2006年創立,是Benefit Corporation及B Corp的倡議者,總部設於美國費城,目的是為資本主義企業重新定義。

長期以來,一般人都認為資本主義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股東謀取最大利益。

但這樣的想法已嚴重過時,亦是導至世界各地出現眾多經濟,社會及環境生態問題的主因。B Lab的倡議,其實很簡單但意義重大。他們構思的資本主義企業,是在為股東謀取利益的同時,兼顧其他們持份者的權益。

Certified B Corp就是一種國際通用的認証制度, 讓世界各地的企業可以通過獨立客觀的評估,成為認可的B Corp(在香港及內地譯作「共益企業」)。

自2008年開始出現第一家Certified B Corp,至今已有2700多家企業獲得認證。數目雖然仍是微不足道,但已形成了一股由商界主導改造資本主義企業的無聲運動。假以時日,將會令全球資本主義企業產生巨變。這個運動足以影響全球經濟制度的發展,甚至人類社會的前途。

 

尤努斯在孟加拉創設及發展了微型貸款業務,讓數以百萬計的貧窮農民得以脫貧。

Muhammad Yunus(尤努斯,孟加拉人)

尤努斯是第一位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社會企業家(2004年)。他在孟加拉創設及發展了微型貸款業務,讓數以百萬計的貧窮農民得以脫貧。微型貸款後來在其他國家(包括經濟發達國家)廣泛使用,對解決貧窮問題有顯著的效用。

我身在香港,又沒有微型貸款的經驗,但尤努斯對我的影響非同小可。最主要的,是他令我對role model這概念完全改觀。

三年前,尤努斯來港演講,我有機會與他共晉年餐,在席間我告訴他,他是我的role model,而我對role model的定義是這樣的:假若你以某人作為你的role model,他必定是對你有很大的感染,足以令你想超越他的成就。

我說尤努斯是我的role model,即是說他感染我的程度令我渴望要超越他的成就。尤努斯已獲得了諾貝爾獎,而我獲此獎的機會接近是零,但這並不代表我不能超越他的成就。

我深信,假若我繼續做我現在的工作,而有一天,在中華大地上有一位直接或間接受我影響的人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我便認為我超越了尤努斯的成就。

讀者們,雖然我不能從哲學上解答人生有否意義的問題,但在現實生活中,以上的例子給我莫大的啟發。在有生之年,我將會繼續用創新的方法,去孕育新一代的社會創變者。

 

我的未來履歷(Future CV)

在上一篇(第四篇),已提及我剛滿70歲便草擬了一份「未來履歷」,這是一份一頁紙的文件,勾劃出我打算未來十年工作的重點,包括以下十項:

1. 在香港及內地推動B Corp的發展;

2. 推廣「精益創業」(Lean Startup)方法的使用;

3. 推廣「共融運動」(Inclusive Sport),開創全球的先河;

4. 創建 PODtal(多元人才事業發展基地),讓多元(傷健)人才有更多就業及創業的機會;

5. 開展一個嶄新業務,向商界提供「成長心態」培訓服務;

6. 推動「可持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徹底改造旅遊業;

7. 推動以市民為主導的環保運動;

8. 開啟一個名為Rewirement的運動,為百歲人生創造有利條件;

9. 繼續深化社會擴效投資(Impact Investment);

10. 創建一個免費書本閱讀平台,鼓勵更多人從書本中汲取系統知識。

 

Rewirement, not Retirement

十大項目中,與百歲人生最接近的是Rewirement。以下簡單介紹一下。

Rewirement與Retirement一字母之差,所代表的是不同的世界。前者我譯作「進優」,相對於「退休」,意指進入更優秀的人生。

正在構思並即將推出的一個為期9個月之「進優計劃」

對象:接近退休或退休不久的人士,讓他們有機會重整思維(Rewired)以享受百歲人生。

在目標退休年的前十年及退休後首十年,是Rewirement的黃金歲月。

目的:預期所有參加者完成此計劃後,可以達致六大效果:

1. 建立新思維──以成長心態計劃人生;

2. 掌握新技能──以精益創業方法創造生產資產;

3. 開發新興趣──至少一種藝術、運動,或嗜好;

4. 增加十位新朋友──志同道合;

5. 參與一個社會創新項目──自創或支援一個已進行中的社會創新;

6. 開拓一個新的收入來源──至少相當於與家人一次往外地旅行的費用;

時間:為期9個月,每月至少參加一個整天的工作坊。

工作坊主題:均由專家主持,以輕鬆活潑的體驗學習形式進行。

  • 百歲人生──有形與無形資產自我檢視
  • 以終為始──人生意義面面觀
  • 「成長心態」開拓海闊天空
  • 身歷其境體驗社會創新
  • 以「精益創業」捕捉商機
  • 權力新模式(New Power Model)改變世界
  • 生產資產──個人拓展策略
  • 讓活力資產活力四射
  • 身心不息──藝術,運動,或嗜好
  • 家庭及跨代關係大躍進
  • 轉型資產──愈轉愈型
  • 摸着石頭創造未來自我

先決要求:參加者必須事先讀畢《百歲人生》(英文或中文版皆可)一書方可申請。

費用:港幣2萬元正,配偶同時參加半價優待,即兩人共3萬元。

啟動日期:

接受申請──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

工作坊──2019年4月份開始

查詢:請與本人聯絡 kakuitse@gmail.com

上述的計劃,相信會對推廣百歲人生的思考及實踐皆有重大作用。

 

《百歲人生》小結

百歲人生是21世紀才在人類歷史中首次出現的一個勇敢新世界,對個人、企業、政府及社會上不少觀念及制度都會帶來巨大的衝擊及挑戰。關鍵是我們如何作出回應,以及是否及時懂得回應。

《百歲人生》一書最後的一章,集中討論行動的議程。兩位作者今天的結論是頗為悲觀的。(我強調「今天」,因為日後他們可能會改變看法)。他們覺得,企業會反應緩慢,非常滯後;政府則受制於政治制度(無論是否民主),在未有高度社會共識及逼切性時,不會高瞻遠矚地改變政策;教育制度一向都是保守及追不上時代的轉變,難以期望發揮重大作用。他們的分析,雖說是有根有據,但總不免令人感到悲觀及氣餒。

兩位作者覺得唯一的希望,是在個別人士的轉變及行動。一方面可以說是自求多福,另一方面是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喚醒社會及各方面的注意,一點一滴地去改變現狀。

所謂「個別人士」,可以是你,或我,或是任何人。但此時此地,這些個別人士會是自我選擇的一群。他們一般都是教育程度比較高,經濟比較富裕(但不需要大富大貴),關心社會及下一代的福祉及發展,願意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一起摸索,運用個人及集體的智慧與力量,擔負起創變者的角色。

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希望參加Rewirement Program的朋友,不是被動的參加者,而是準備及裝備自己做《百歲人生》運動的推動者。

最後,當我重新讀畢這系列的五篇文章後,覺得以下48個字,可以概括全書要義:

百歲人生 並非天賜

有形資產 輔以無形

生產資產 新生不息

活力資產 活力四射

轉型資產 愈轉愈型

百歲竿頭 摸石長征

 

歡迎讀者提供意見,讓更多的人可以享受百歲人生:kakuitse@gmail.com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