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作者:王海如

氣候議題雖然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但影響卻年年遞增,今年熱浪侵襲,極端天氣愈趨嚴重,似乎人類也去到了一個「Change or Die (不變則亡)」的時期。丹麥能源公司Orsted正是秉持這個格言,由出售石油及天然氣傳統「黑色」業務,改頭換面變成了一個綠色能源公司,除環保外收入亦增長兩成。

「Change or Die (不變則亡)」是不少商界領袖面對艱難時期時刻謹記的格言。日本知名休閒服飾品牌UNIQLO在2011年面對歐美競爭,經營受到巨大衝擊,當年其創辦人柳井正就在辦公室門外掛上「Change or Die 」標語,提醒自己及員工必須透過改革,突破困局。

全球首個離岸風力發電場

而丹麥能源公司Orsted(沃旭能源)面對氣候暖化問題惡化,其改革來得更加徹底。沃旭在2017年出售石油及天然氣傳統「黑色」業務,並更改公司名稱,正式轉型成為綠色能源公司。沃旭能源前身是DONG,即Danish Oil and Natural Gas 的縮寫(丹能集團),這亦解釋了為何業務轉型,必須同時「改名換姓」。

沃旭稱,2016年是有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亦錄得新高,其中三分一排放來自能源生產。事實上全球各地極端天氣事件頻發,來到 2018年,連北極都「發燒」,山火連連,熱浪死人個案不斷增加。沃旭認為氣候變化問題迫在眉睫,不得不全面邁向再生能源,拋棄油氣業務。

丹能在2017年正式更名為Orsted,即沃旭,是以十九世紀丹麥物理學家Hans Christian Ørsted的名字來命名,他發現了電磁學並為現代發電奠定了基礎。沃旭表示這名科學偉人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及熱誠,以他為名,正好說明其企業核心精神。改名、換上亮藍色公司標誌,一系列品牌重塑行動只為傳遞一個願景:一個完全依賴綠色能源的世界。

事實上,沃旭「黑轉綠」這一步棋不是一時三刻的決定,它早在1991年就在丹麥建立全球第一個離岸風力發電場,現在已是這領域的巨頭之一,市佔率達到25%,供應950萬人。轉型之後,沃旭更加開足馬力發展風電,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增加供應至3000萬人。除了一刀斬斷油氣,沃旭亦計劃在2023年前全面停產煤電,以達致減少96%碳排放目標。

丹麥人口只有不足600萬人,沃旭發展版圖一早擴展至德國、英國、荷蘭,下一站目標是美國和台灣。沃旭8月9日發聲明指出,已經跟美國風力及太陽能公司Lincoln Clean Energy達成協議,同意作價5.8億美元收購對方。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是氣候變化懷疑論者,曾經聲言全球暖化是昂貴的「騙局」(hoax),但民間環保力量勢不可擋。沃旭行政總裁波爾森(Henrik Poulsen)向CNBC形容,美國是陸上風力發電最大市場,「我們已經是離岸風能的全球領導者,這是我們在業務上自然的相鄰擴展,以進入陸上風電」。

CEO為樂高前「企業醫生」

沃旭2018年第一季收入增長了20%,進賬198億克朗(26.6億歐羅),成績令人鼓舞。它成功華麗轉身,背後靈魂人物不得不提51歲的總裁波爾森。他在丹麥土生土長,2012年加入丹能集團出任行政總裁,他在當時就宣布,「丹麥要過渡至綠色能源,該公司角色關鍵」。而這6年間,他就一直朝這個願景出發。

品牌變革並不容易,但波爾森向來是個擅長打逆境波的人。他曾經在丹麥另一知名企業樂高公司工作7年,2005年出任樂高市場及產品部門副主席,被視為當時樂高扭虧為盈的推手之一,當業務重上軌道日漸穩定,這個「企業醫生」選擇離去,物色另一個挑戰。

波爾森2014年回母校演講,他說自己比平常人轉工次數無疑較為頻密,但他表示每份工作都有類似特質:「我喜歡參與某些情況,就是需要建設新跑道的時候。當我一路走來,我沒有計劃這個情況,但結果卻是如此。我職業生涯一貫的主題可能是,當事情再次平穩,我傾向於繼續向前走。」

不過波爾森口中這條新跑道將會愈發精采及擁擠,隨着氣候問題愈來愈迫切,在巴黎氣候協定推動下,國際能源署預測,到了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佔全球發電量的40%,比目前的20%增加一倍。而中國、美國及印度將是最大的增長市場。除了沃旭的離岸風能,各國不同企業亦在太陽能、水力、地熱能等領域各領風騷,相信未來這塊餅只會愈來愈大。

作者為仁人學社特約專欄作家

沃旭早在1991年就在丹麥建立了全球第一個離岸風力發電場。(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