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誰都知道教育很重要,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乃至一個國家的命運。可是,對於廣大貧困人群來說,教育常常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馬丁.博特出生在巴拉圭一個富裕的家庭。在這個三分一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裏,他是極少數有機會出國留學的幸運兒之一。

1983年,博特從美國學成歸來,卻發現自己所學的公共管理專業在當時的獨裁體制下毫無用處。博特轉而將目光投向當時方興未艾的小額貸款領域。他在1985年成立了巴拉圭基金會(FP)。這是該國第一個專注於發展領域的非營利組織,也是第一個小額貸款機構。

市場彌補政府的失靈

就在FP的一切剛剛起步之時,巴拉圭獨裁政權在1989年突然倒台。博特成為新政府的商務部副部長,卸任後又當選為首都亞鬆森市的市長。然而,這段從政經歷卻讓博特更清楚地意識到政府在解決貧困問題上的局限,官僚體系下的繁文縟節也讓他不堪其擾。博特最終還是卸下一切公職,回到了FP,決心用市場和社會的力量來彌補「政府的失靈」。

博特對FP的期待不再是傳統的「扶貧」,而是要「根除貧困」。在他看來,拉美局勢長期動盪的深層原因在於貧困,而要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就需要具備社會企業家精神。在他的領導下,FP的業務範圍從向貧困人口提供小額貸款,延展到了推動公民參與、環境保護、農村發展,以及教育促進等工作。

與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巴拉圭的教育系統沒有能夠有效滿足國民的教育需求。在當地15至24歲的年輕人中,有30%的人要麼沒能在學校裏學到任何實用性的技能,要麼掌握了技能卻找不到任何工作。面對這種情況,FP早在1995年已採用「國際青年成就」(一家致力於幫助青少年掌握經濟和商業知識的非營利機構)的方法,向國內處於弱勢地位的年輕人提供理財知識和創業技能培訓。

自給自足的學校

2003年,FP接管了一所已經破產的農技學校,招收來自長期貧困家庭的15至18歲孩子,讓他們寄宿在學校一邊學習一邊工作。學校的課程分為15個教育和實踐單元,須在3年修讀完成。內容既包括傳統的高中各科目課程,也包括農業方面的理論知識,還有許多實踐課程。在這些實踐課程裏,學生通過生產、銷售等形式,實際參與運營校內企業,以此來學習農業和商業的實用技能。學生還得以通過這些實踐獲得收入,支付自己的學費。

學校鼓勵這些貧困孩子自主創業,每位學生在畢業前須上交一份商業計劃書,並可以獲得一定量的小額貸款。每位合格的畢業生都會獲得有國家資格認證的證書,他們可能成為農業推廣人員或農業學校的教導員,也可能帶着一份商業計劃書和小額貸款回家創業。目前,該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已能達到100%。

該校一共開辦了17家校辦企業,既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訓機會,也能夠產生收入維持學校的日常運營。在FP接管該校的五年後,這所學校通過校辦企業實現的收入已經能夠完全滿足學校的運營支出,從而不再依賴政府的補貼和社會的捐贈。

2009年,「自給自足的學校」模式成為「世界教育創新峰會」評選出的世界教育創新大獎得主。博特在大會上提出了自己的「在實踐和發展中學習」的理論。在分享經驗時,他說道:「我們應當相信,教育活動自身也能帶來收入,解決教育存在的問題,並有助於提升教育服務對象的尊嚴。」。他進而指出:「有了尊嚴、適度的金融支援和合適的課程,我們就可以幫助一個貧困的15歲鄉村女孩在她18歲時成長為一名鄉村創業者,或是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從而擺脫貧困。」

2007年,FP加入了「克林頓全球倡議」,將「自給自足的學校」模式向世界範圍推廣,讓更多的貧困孩子在「創收」的過程中學習農業技能、理財知識、創業經驗和領導力。如今,該模式已經在全球30多個國家的50多所學校裏獲得復制。FP也已成為拉美地區最優秀的小額貸款機構,為超過7萬名處於貧困線以下的借款人服務。